-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硫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pdf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64-71
JournalofPlantNutritionandFertilizer doi牶1011674/zwyf.20150107
氮、硫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1,2 2,3 1,2,3 1,2 2,3 1,2
谢迎新 ,刘超 ,朱云集 ,冯伟 ,张国钊 ,朱慧杰
(1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2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3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目的】氮(N)、硫(S)是生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硫素供应不足,特
别是在当前大量氮素供应情况下引起的作物生理性缺硫将导致作物产量和含硫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下降。本文旨
在探索氮、硫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促进效果并提出合理的区域氮、硫施肥技术。【方法】2012
2013年,在河南温县以国审冬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0、120、180、
2 2
240和360kg/hm(分别以N、N 、N 、N 和N 表示)和施硫0和60kg/hm(S和S)试验,调查氮、硫对冬小
0 120 180 240 360 0 60
麦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分配、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分析表明,
干物质积累随施氮量增多而提高,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施硫较不施硫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其中成熟期干物
2
质积累量N S、N S和N S分别较N S、N S和N S提高2225、3607和3120kg/hm,而且氮素低的处
180 60 240 60 360 60 180 0 240 0 360 0
理添加硫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氮素高不加硫处理,如N S >N S、N S >N S,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180 60 240 0 240 60 360 0
2
随施氮量增多,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增加,在N240和360kg/hm 水平,硫素供应显著增加小麦植株氮素积
累。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施硫较不施硫均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05%、183%、52%、56%和
49%。随施氮量增多,氮肥偏生产力下降,氮回收效率、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则均以N180达最高值。不同施氮水
平下,施硫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氮素回收效率,但对氮生理效率影响不显著,其中在施 N量为 120、180和240
2
kg/hm时,施硫较不施硫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均显著提高。【结论】在当前小麦生产中,采用控氮或减氮增硫
技术措施,可实现小麦氮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同步提高。在本试验地区小麦生产中,达到冬小麦稳产高效或增
2 2
产高效的适宜施氮量为180 240kg/hm 配合60kg/hm 硫肥施用。
关键词:氮;硫;冬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
+ +
中图分类号:S14379;S5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5X(2015)01-0064-08
Effectsofnitrogenand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施磷量对不同品种红小豆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pdf
- 施肥模式对晚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pdf
-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cv “Hicksii”)栽培基质中适宜的锰、锌、铜浓度及采收时期研究.pdf
- 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III.有机物料与钾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pdf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磷淋溶的影响.pdf
- 有机物料对白土土壤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pdf
- 有机肥和化肥对烟叶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pdf
- 木荷树干夜间水分补充的季节动态及其与树形特征和叶片生物量的关系.pdf
- 根瘤菌与促生菌双接种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pdf
- 根际促生菌 Bacillus subtilis Y-IVI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