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 面 物 理 学 江 颖 量子材料中心 表面吸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吸附诱导的功函数变化 吸附基本理论 实例:水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物理吸附 吸附物的电子结构几乎不改变。 吸附物和表面的相互作用为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 本质来源于吸附物的电荷涨落。 原子间的范德瓦尔斯作用 原子与固体表面间的范德瓦尔斯作用 表面上的范德瓦尔斯作用能 表面上物理吸附的He原子 化学吸附 吸附物和表面之间形成了化学键。 吸附物的电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吸附物和表面之间有电荷转移。 吸附物有可能产生结构变化,比如分解。 化学吸附-化学键理论 化学吸附理论 化学吸附能随距离的变化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吸附诱导的功函数变化 半导体表面的功函数变化 Sb诱导GaAs(110)表面功函数变化 表面电偶极诱导的功函数变化 H2O诱导的Cu(110)表面功函数变化 Cs诱导金属表面功函数变化 Cs诱导半导体表面功函数变化 实例:水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物理吸附:水在石墨烯上的吸附 水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能 水与水之间的束缚能 水与石墨烯之间的电荷转移 水的吸附对态密度的影响 水在密堆积金属表面的吸附 Pt(111)表面上水分子的投影态密度 水和Ru(0001)表面的相互作用 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 水和Ag(111)表面的相互作用 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 水在有衬底支撑的石墨烯上的吸附 投影到水和石墨烯上的态密度 单层水的吸附 实验:Ru(0001)表面的外延石墨烯 水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 水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 参考书 Hans Lüth, Solid Surfaces, Interfaces and Thin films, Springer-Verlag, 2010. A. Zangwill, Physics at Surfaces, Cambridge, 1998. M. C. Desjonqùeres and D. Spanjaard, Concepts in Surface Physics, Springer-Verlag, 1996. 下一节课 表面元激发:表面等离激元 PHYSICAL REVIEW B 85, 085425 (2012) 考虑到van der Waals (vdW) interactions J. Am. Chem. Soc. 2012, 134, 5662?5668 小结: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吸附诱导的功函数变化 吸附基本理论 实例:水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光电子发射源 e- Band bending effect p-type 1)吸附的动力学理论,着眼于表面吸附层中分子之间的动力学过程。以Langmiur理论为代表(1918)。对低压吸附,有Henry方程;对于高压吸附有BET (Brunauer, Emmett, Teller)方程。 2)吸附的热力学理论,着眼于吸附的宏观过程,运用热力学关系得出吸附方程。有代表性的是Gibbs吸附方程(1931),以及Harkin-Jura方程等。 3)吸附的毛细管凝结理论,把吸附物在吸附剂表面空隙中凝结,作为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效应。有Zsigmandy-Kelvin理论(1911),以及Gurvitsch定则等。 经典吸附理论 吸附动力学理论首先要研究吸附与脱附的速率,并由此得到吸附平衡方程。 * 吸附等压线和吸附等温线 若以na表示单位面积吸附浓度,nm表示在时刻t单位面积上允许的有效吸附位置(即表面完全被覆盖时的吸附浓度)。覆盖度为 =na/nm。 在吸附分子气压为P的情况下,其吸附过程由 μ(nm-na)P决定,其中 μ为吸附速率系数;而脱附过程不受气压影响,由βna决定, β为脱附速率系数。因此,吸附速率定义为 dn/dt= μ(nm-na)P- βna 当吸附达到动态平衡时,吸附有效速率为零,即dn/dt=0。 θ 吸附动力学理论 令b= μ/ β为吸附系数, 可得到吸附平衡方程: na=nm[bP/(1+bP)]。 分别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b代入上式可得到物理吸附平衡规律和化学吸附平衡规律。由于b为温度T的函数,平衡吸附量 na=f(T · P) 为二元函数,可分别得到等压方程与等温方程。选择常压P,可得吸附等压线。其纵坐标为吸附量na,横坐标为温度T。 曲线I为常压物理吸附等压线; 曲线II为常压化学吸附等压线。 在低温下显示物理吸附平衡规 律;高温下显示化学吸附平衡 规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1月13日四川省公安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广东省钢琴考级指定曲目.pdf VIP
- 3.實施2015版藥典无菌实验室改造解决方案.ppt VIP
- 船舶结构与货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工学]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习题答案(2022年-2023年).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核心素养教案)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ppt VIP
- SN∕T 1537-2023 进口矿产品放射性检验规程.pdf
-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doc VIP
- 《3 学习乐谱,记录你的音乐生活》精品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