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基簇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pdf

白细胞介素1基簇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细胞介素1基簇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1基因簇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 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硕士研究生:王慧敏 指导教师:董玉贞 副教授 专业名称:妇产科学 摘 要 鳇多黢生长嚣子,可鑫多种缨臆合成弱分泌,众多的生物学效瘦使褥 IL一1在免疫系统中成为~种起中心作用的细胞因子。IL—l家族包括三 d、IL—l叠强及i乙一1受体拮 个氨基酸窿歹§高度闷源鲶蛋鑫矮:tL-1 抗物(interleukin一1 receptorantagonist,IL—ira)。 a、IL-I§秘IL—ira。 类染色体2q13-q21,分别编码细胞因子IL-I 现已证实:IL~1基因簇肖不同的等位基因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这 群多态性能弓l起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嚷IL一1蛉产生与表达。 子宫颈癌的发病被认为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机体自 身癌痉鳇易感性在予富颈痉的发生中起着重要器曩。IL—l基医簇医具 有等位基因而产生的基因多态性,能影响基因转录,使其表达不间的 基霞穗,荠雇基禹簇内部也存在着韬互影确,同时,各等位基嚣额率 在癌癍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也存在差异,这些均提示IL-I基因簇 基因多态往与子富颈癌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稻关性。 月的:探讨自细胞介索l(IL-I)基因簇在予富颈瘸患者中的基因多 态性,初步分析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警子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50例子骞颈瘗惑者和50例对照癜例的富琰聪落续胞, ·l’ 然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后对IL—lA、IL—lB和IL一1RN 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 结果: 1.IL一1A基因一889C的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0.06(3/50)。患者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无差异,而T 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 2.IL-1B基因一31C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58和 0.74,-31T等位基因频率则分别为0.42和0.26。患者组和对照组中3 种基因型分别为:C/T型:0.44(22/50)和0.40(20/50);C/C型: 其中患者组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 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组IL~1RN82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 (PO.05),其余各型的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意义。在IL一1RN不同 的等位基因组合中,共发现5种基因型,其分布频率分别为:1/1型: 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 结论:子宫颈癌的发病与自身的癌症易感性有关,IL-1基因簇因 其基因多态性而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并据此表现不同的基因型。在本 型T/T以及1/2、2/2可能是子宫颈癌患者的高危遗传学标记物,可以 ·2‘ 作为子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检测攒标,用于子宫颈癌的预防。 关键词: 自细胞介素l 白细胞介素1基因簇 基因多态性 子宫颈癌 _3· betweeninterleukin一1 Relationship cluster gene gene and tocervical cancer polymorphismssusceptibility Hui—rnin Post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