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目标易损性
1.目标:弹药预计毁伤或取得其他军事效果的对象。
2.目标易损性:目标对于破坏的敏感性。
3.人员目标:人员在战场上易受许多杀伤手段损伤,尽管损伤人体的方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在于使人丧失预定职能的能力。(一名士兵丧失战斗力,是指他丧失了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在定义丧失战斗力时,应考虑四种战术情况:进攻,防御,充当预备队和后勤供应队)
4.人体对爆炸波超压的耐受程度有两点:①瞬时形成的超压比缓慢升高的超压造成更严重的后果,②持续时间长的超压对持续时间短的超压对人体损伤更严重。
5.人员受到的平移力是由爆炸风引起的,其大小取决于爆炸强度,人员至炸点的距离,地形条件以及人体方位等。
6人员对火焰和热辐射的易损性可分为闪光和火焰烧伤。
7人员对冲击波的易损性主要取决于爆炸时伴生的峰值超压和瞬时风动压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8易损性尺度:车辆运行所必须的某个零部件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车辆停驶时间超出某一规定时间,即认为遭到破坏。
9.地面车辆:分为装甲和非装甲,相对于破片和弹丸的易损性是由装甲的类型弹丸的着速等决定的。地面和地下建筑物:大多数破坏作用都能够破坏建筑物,须和目标的载荷与响应特征及制约响应。
10.车辆易损面积:指小于目标暴露面积的计算面积。其中命中概率等于目标被击中并毁伤的概率。(装甲车辆易损面积法:评定坦克的毁伤威力和将坦克分成若干不同单元区后分别考虑射弹对每一个单元区的毁伤威力,将单元一部分的M、F和K级破坏相加即可得到总破坏值。非装甲车辆的易损面积法:目标暴露面积与单元破片平均毁伤概率之积)
11车辆易损性:①受到损坏方式:破片、穿甲弹、冲击波、火焰、热辐射、电子干扰危害成员等。②装甲车辆a,装甲战斗车:参与进攻作战并参加冲击行动;AFV:唯一采用抵御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的车辆;AIV/AAV:参与进攻作战,不参加冲击行动。装甲战斗车辆、坦克:火力强大,机动性好,冲击能力强,良好的装甲防护;毁伤等级:M级损坏,丧失行动能力;F级损坏:丧失设计能力;K级损坏:完全损坏。
b,非装甲车辆两种形式:向战斗部队提供后勤支援为主要任务的运输车辆;用来作为运载工具的无装甲防护轮胎式或履带式车辆.
12装甲战斗车辆易损性:通常是从他抵御穿甲弹、破片杀伤弹和破甲弹贯穿作用能力,以及其结构抵御爆破手榴弹或核弹冲击波的能力来考虑的。
13坦克破坏分两类:①坦克或部件遭受机械功能损坏的结构性破坏②由结构性破坏导致的性能破坏。
14丧失战斗力判据中常采用时间因素,指自受伤直到丧失功能而不能有效地执行战斗任务为止的时间。
15.常用命中一次使目标丧失战斗力的条件概率来表述人员对破片,枪弹和小箭的易损性。该概率是根据破片,枪弹或小箭的质量,迎风面积,形状和着速确定的,因为这些因素将决定创伤的深度,大小和轻重程度。
16杀伤标准:指有效地杀伤目标时杀伤元素参数的极限值。
34受伤形式:破片、枪弹、小箭、冲击波、化学毒剂、生物试剂以及热辐射和核辐射。
战术情况:进攻、防御、充当预备队、后勤供应。
丧失战斗力:失去听、说、看、想能力。
17破片,枪弹和小箭的杀伤标准有以下几种:①动能标准:,其中m为破片质量,为破片枪弹目标的着速。②比动能标准:,其中A为破片与目标遭遇面积的数学期望。③破片质量标准:直观的表示破片对目标的杀伤效率,但实质仍是破片动能杀伤标准。④破片分布密度标准:有效破片的密度越大命中目标和杀伤目标概率越大。
18冲击波效应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初始阶段冲击波效应产生的损伤直接与冲击波阵面的峰值超压有关。冲击波到来时,伴随有急剧的压力突跃,该压力通过压迫作用损伤人体②第二阶段:冲击波效应指瞬时风驱动侵彻体造成的损伤。该效应取决于飞行的速度,质量,大小,形状,成分和密度,以及命中人体的具体部位和组织③第三阶段:冲击波效应定义为冲击波和风动压造成目标整位移而导致的损伤。这类损伤依据身体承受加速和减速负荷的部位,负荷的大小及人体对负荷的耐受力来决定。
19平均有效破坏面积(MAE):命中概率乘以单发破坏面积。
20.易损面积:特定目标的易损面积指该目标单元遭受不低于规定程度破坏所需要的命中区域的面积。
21采用易损面积来确定命中弹丸对车辆的毁伤概率来衡量毁伤威力。
22对于空中爆炸波而言,目标遭受破坏程度往往受到载荷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目标构件的倾斜程度和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23.空中爆炸波对物体施加的载荷由入射爆炸波的超压和风动压两部分作用力构成。
24.空中爆炸波对建筑的作用形式:①绕射阶段载荷:爆炸波冲击建筑物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后形成的超压大于入射超压波。随后,反射波超压很快降至入射超压水平。爆炸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建筑物时,将沿其外侧绕射,使建筑物各侧均受超压②在绕射阶段,直到爆炸波完全通过之后,建筑物一直在承受着风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