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绪论解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一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 首次提出,定义为:关于某种经济类型的总的活动方式的理论。 宏观经济学概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进行分析,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亦称为国民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及其后果,以价格分析为中心,因而称为价格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1929~1933年, Herbert Hoover “Great Depression” 1933年3月4日,Franklin D. Roosevelt “New Deal”, “3R”政策 John Maynard Keynes: 1926年就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 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三、凯恩斯与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1833—1946 ) “伟大+大款”经济学家 “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 —— Friedrich Von Hayek “只是个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也可以成为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和社会最有价值的成员。但是,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我甚至想再说一句,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即使不是非常有害的人,可能也是个招人讨厌的家伙。” —— Friedrich Von Hayek 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John Neville Keynes )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 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 数学:关于指数的论文获亚当·斯密奖。1921年出版《概率论》(A Treatise on Probability)一书。 政界: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 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和平的经济后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1919)一书出版,引起欧洲、英国及美国各界人士的大争论,使其一时成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核心人物。 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皇家经济学院总务长。长期担任(1911-1944)《经济学杂志》主编。 任“全国互助人寿保除公司”(National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董事长( 1921~1938 )。 从事货币买卖;商品和股票投机。曾创办三个投资公司。1946年去世时,凯恩斯的净资产已经达到411000英镑,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经济学家。 同时对戏剧、文学和芭蕾舞感兴趣。 凯恩斯革命 在理论上:否定了萨伊定律,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运行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 在方法上:以总量分析方法代替个量分析方法。 在政策主张上:政府必须积极干预经济,使之充分就业的实现。 凯恩斯的主要思想 他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信用紧缩,银根太紧的缘故。所以,他主张采取银根松动政策,降低利息率,使资本家借钱方便,从而刺激私人投资。 他认为单靠私人投资还不足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因而提出赤字支出的纲领,即由政府花费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还主张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建设来解决失业问题。 他提倡奢侈浪费,以此来提高社会的消费需求。他硬说历史上强调节约所造成的灾害比浪费造成的灾害更大。 他认为节俭不再是人类美德,他反对节俭,主张扩大消费,包括各种挥霍性消费。他认为过多的储蓄是对社会的犯罪。 “如果我们的政治家由于受到古典学派的熏陶太深而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造金字塔、地震甚至战争也可以起增加财富的作用--------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当然,要通过投标来取得在填平的钞票区开采的权利),那么,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确实,建造房屋或类似的东西会是更加有意义的办法,但如果这样做会遇到政治和实际上的困难,那么,上面说的挖钞票瓶子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 杜克大学的胡佛教授描述了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中凯恩斯在这一问题上的古怪行为:    “1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