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补强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炭黑补强精要.ppt

基本概念: 补强是指能使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耐磨性同时获得明显提高的作用。目前使用的补强剂通常也使橡胶的其他性能发生变化,如硬度和定伸应力提高,通常也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如弹性下降,滞后损失增大、压缩永久变形增大等。橡胶工业用的主要补强剂是炭黑和白炭黑。 填充是指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能降低成本、增大体积或改善加工性能等,如减少半成品收缩率、提高半成品表面平坦性、提高硫化胶硬度及定伸应力等作用。传统常用的填充剂主要是无机填料,如陶土、碳酸钙、滑石粉等 注意: 有些填充剂兼有补强和增容作用,两者难于绝对界定,都是以主导作用来定类的。  迄今,橡胶补强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①炭黑补强 ②浅色补强剂(以白炭黑为主)补强 ③树脂补强 ④短纤维补强。 从补强材料的外形来分,上述①和②呈粉体状, ③呈树脂状,而④为纤维状。 它们的补强机理也各不相同:①和②通过橡胶与补强剂之间形成结合橡胶;③是通过共混引入树脂的特性(以刚性为主) ,赋予共混物以较好的力学性能;而④则借助于短纤维在橡胶基质中的有规取向而使复合物得到增强。 传统橡胶补强:CB、白CB、有机树脂、纤维、聚合物共混等 新兴补强:纳米技术 炭黑补强体系 1.炭黑的生产、分类与命名 2.炭黑的组成与结构 3.炭黑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炭黑对橡胶的补强作用 5.炭黑对橡胶工艺性能的影响 6.炭黑的补强机理 §1橡胶补强与填充的历史与发展 橡胶工业中填料的历史几乎和橡胶的历史一样长。 在Spanish时代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就懂得在胶乳中加入黑粉,当时可能是为了防止光老化。后来制作胶丝时曾用滑石粉作隔离剂。 在Hancock发明混炼机后,常在橡胶中加入陶土、碳酸钙等填料。 1904年,S. C. Mote用炭黑使橡胶的强度提高到28.7MPa,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炭黑尚未成为有效补强剂前,人们用氧化锌作补强剂。一段时间后,人们才重视炭黑的补强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炭黑最早的国家。 1864年美国开始研制炭黑。 1872年世界才实现工业规模的炭黑生产。炭黑的补强性不仅使它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二战前槽黑占统治地位,50年代后用炉黑代替槽黑、灯烟炭黑,炉黑生产满足了轮胎工业发展的要求。70年代在炉黑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又出现了新工艺炭黑。这种炭黑的特点是在比表面积和传统炭黑相同的条件下,耐磨性提高了5%~20%,进一步满足了子午线轮胎的要求。 炭黑成为支持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材料。炭黑的用途除了用作以汽车轮胎为主的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外, 还可用作印刷油墨、涂料、塑料等的黑色颜料, 以及赋与电池活性物质以导电性的填充剂等。但是,从数量上看,炭黑在像胶工业中的需求量占绝对多数, 而这其中约75% 又用于汽车轮胎。 1939年首次生产了硅酸钙--白炭黑,1950年发明了二氧化硅气相法白炭黑。 近年来无机填料的发展也很快,主要表现在粒径微细化、表面活性化、结构形状多样化三方面。从填料来源看对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加工制造填料发展也较快。 §2 炭黑的生产、分类和命名 一.炭黑的定义 炭黑是由许多烃类物质(固态、液态或气态)经不完全燃烧或裂解生成的。它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其微晶具有准石墨结构,且呈同心取向,其粒子是近乎球形的粒子,而这些粒子大都熔结成聚集体。 炭黑的生产 §2 炭黑的生产、分类和命名 二.炭黑的分类 炭黑是橡胶工业的主要补强剂。为适应橡胶工业的发展要求,人们开发了五十余种规格牌号的炭黑。以前炭黑分类有按制法分,也有按作用分,后来发展了ASTM-1765这种新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的出现结束了以前分类混乱、缺乏科学表征炭黑的状况,但其缺点是没有反映出炭黑的结构度。炭黑的几种分类方法分述如下。 1.按制造方法分 (1)接触法炭黑:接触法炭黑,其中包括槽法炭黑、滚筒法炭黑和圆盘法炭黑。 槽法炭黑转化率大约为5%。其特点是含氧量大(平均可达3%),呈酸性,灰分较少(一般低于0.1%)。 (2)炉法炭黑: 炉法炭黑的特点是含氧量少(约1%),呈碱性,灰分较多(一般为0.2%~0.6%),这可能是由于水冷时水中矿物质带来的。 (3)热裂法炭黑:转化率30%~47%。炭黑粒子粗大,补强性低,含氧量低(不到0.2%),含碳量达99%以上。 (4)新工艺炭黑:新工艺炭黑的聚集体较均匀,分布较窄,着色强度比传统的高十几个单位,形态较开放,表面较光滑。N375、N339、N352、N234、N299等均为新工艺炭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