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docVIP

浅探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探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的生育特性,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配套栽培技术      徐州地区粮食种植制度为稻-麦两熟,收种季节紧,农活集中;加之近几年轻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种田的为年老者和妇女居多。长期以来,移栽水稻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栽插期往往拖延20多天,错过最佳的温光资源,水稻产量长期徘徊不前。为解决上述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小苗抛秧技术,但是由于徐州地区多为丘陵,田块不平整,小苗抛秧容易干旱和漂秧,难以立苗。经过多年的摸索改进,2008年在推广机插秧的同时开始示范中苗抛秧,既解决了小苗漂秧的问题,又取得了较高产量。   1塑盘中苗抛栽的生育特性   一是返青早、生育进程快,全生育期缩短。抛栽的秧苗相对手栽秧较小,抛时植伤较轻,秧苗基本上无落黄现象。据观察6月12—14日抛栽,抛后3 d基本扎根,第4天长出新叶。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加快。据徐庄镇太平村调查,盐粳93538品种5月24日播种,6月13日抛栽,8月13日齐穗,9月24日成熟,全生育期123 d。抛栽从播种至齐穗83 d,比手栽缩短8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10 d左右。二是分蘖起步早,群体高峰苗数足[1]。据系统观察记载,抛秧时的秧苗好,单株叶龄3.9叶,秧龄21 d,株高12.4 cm,单株总根数11.2条,抛到大田后,由于返青快,叶龄4.8叶时开始分蘖,比手栽秧提早4~5 d,抛后10 d分蘖增加90万个/hm2,分蘖速度比手栽增加1倍,抛后18 d总苗数达到427.5万根/hm2,比手栽秧提早4 d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抛后31 d,叶龄为11.3叶,高峰苗数687万根/hm2,与手栽秧相比高峰苗增加111万根/hm2,出现时间上基本相同,时期上提早1个叶位,据调查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抛秧稻成穗数比手插秧多45万~75万穗/hm2。三是根系发达,根量集中分布在土表层。据考察,抛秧稻的根主要集中在0~8 cm,占总根量的74%,由于其根系浅,在群体大、烤田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根倒。四是穗数增加,粒数减少。据测定,盐粳93538抛秧成穗492万穗/hm2,每穗实粒数80.2粒,千粒重24.3 g,与手栽相比,穗数增51万穗/hm2,穗实粒数减4.2粒,千粒重增0.6 g。因此,抛秧稻要获得高产,必须在获得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   2塑盘中苗抛栽配套技术   2.1根据不同茬口,选用适宜品种   由于铜山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限制,抛秧稻对品种的要求:一是生育期适宜,确保在8月20日前后安全齐穗;二是株型适中,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三是分蘖力较强的大穗型品种。近年来,选用了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参试品种均优于对照镇稻99。尤以徐稻3、盐粳93538表现突出,产量分别为8 265、8 085 kg/hm2,比对照镇稻99产量7 590 kg/hm2分别增产675、495 kg/hm2。因茬口不同选用品种也不一样,大蒜茬宜选用生育期在145 d左右的中熟中稻品种,小麦茬宜选用生育期在135~140 d的早熟中粳品种。  2.2根据不同抛栽期,培育适龄壮秧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秧龄期的长短与秧苗素质、抛秧质量、产量有密切关系[2]。一是秧龄期与秧苗素质的关系。据2008年秧龄期试验,秧龄期18、20、22、25、28 d,苗高分别为10.8、11.6、13.1、15.3、18.8 cm,叶龄分别为3.3、3.5、3.9、4.4、4.9叶。秧龄在18~22 d的叶色较绿,秧龄28 d的叶色发黄,出现脱肥现象。试验证明:秧龄过长、秧苗瘦弱、苗脚高、叶色发黄素质差,秧龄28 d的还出现串秧根现象。二是秧龄期与抛秧质量的关系。据田间观察,秧龄期过长,抛秧难度就大。串秧根不好抛,抛不匀;抛后不易立苗,秧龄愈短,立苗愈早,秧龄愈长立苗愈晚。据调查,当秧龄期为20 d时,抛后3 d全部立苗。三是秧龄期与产量的关系。据试验,秧龄20、22、25、28 d,产量分别为8 7515、8 520、8 310、7 590 kg/hm2,以秧龄期为20 d的产量最高,秧龄期28 d的产量最低。由此可见,相同条件下,秧龄期越长,减产幅度越大。综上所述,铜山县抛秧最佳秧龄期为18~20 d,叶龄控制在3.5~4.0叶。解决秧龄期过长的方法,一是确定最佳播期。最佳播期大蒜茬5月28日至6月2日抛秧,播期为5月10—15日,小麦茬6月10—15日抛秧,播期为5月20—22日。二是适当降低播种量。据田间调查,每盘用种量50~60 g,每孔播3~4粒种子有利培育壮秧,若播量过大,每穴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