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与悲剧性.docVIP

论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与悲剧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与悲剧性.doc

论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与悲剧性 摘要: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分析和论述,阐述柴科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史及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探讨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风格。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 器乐作品 创作特征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Elyich Chaikovsky 1840-1893 ) , 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第一次把俄罗斯音乐送上欧洲乐坛,使俄罗斯音乐成为世界的艺术。19世纪俄国乐坛的世界地位因这位“悲伦”音乐家的声名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通过他的音乐使世界认识了解了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民族色彩和浑厚的活力。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以民族音乐所特有的个性,塑造了鲜明深刻而动人的旋律形象,充满着沁人肺腑的抒情,具有无与伦比感染力的伟大音乐家的精神上却始终摆脱不了痛苦的折磨,他本人时常被心情抑郁,悲观绝望的情绪所困扰,始终处于无所适从的矛盾和仿徨之中,许多人认为正是他性格当中悲观、神经质的因素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并塑造了他的悲枪音乐。   1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民族性   1. 1采用俄罗斯民歌音乐体裁 柴科夫斯基曾在《俄罗斯新闻报》上发表如下的论见:“俄罗斯民歌是民间创作极其珍贵的典范。它那别具一格、独特的气质、它那无比美妙的曲调变化,必须在作曲者具有高度的音乐修养下才能呈现俄罗斯歌曲的和声规则,又不歪曲其意念和精神。”在他的创作中常常会投人自己对民歌的爱好,不着痕迹地在乐曲中加人民歌的旋律或和声。他曾经自豪的说:“我热爱俄罗斯音乐的一切表现,因为我是一个地道的俄罗斯人。”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积极地运用民歌,在作于1866年的《第一号交响曲》G小调,作品13,和作于1872年的《第二号交响、曲》C小调,作品17中均有体现。其中《第一交响曲》的题目是《冬日之梦》,它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标题为“忧郁的、迷蒙的疆土”其旋律是《暴风雨》幻想曲中一个叫做“伏尔加河岸寂静的夜晚”的爱情主题;第四乐章的主题是古老的俄罗斯民歌《花儿开放》。而《第二交响曲》因其中大量采用乌克兰的民间音乐,故称为《小俄罗斯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旋律取自俄罗斯民歌《沿着伏尔加河而下》;第二乐章的主题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剧《水女神》中最后一幕“悲壮的婚礼进行曲”。 钢琴曲《四季》,作品37,作于1876年,这个著名的钢琴曲集附有十二首性格小品的副题,是柴科夫斯基早期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部钢琴题材的作品,描写的是一年中各月份不同的性格与风景的音乐。曲集中最著名的两首乐曲,第六曲“船歌”和第十一曲“雪橇”都采用了民歌的主题。   1. 2体现斯拉夫民族音乐风格 在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作品中除了采用俄罗斯民歌体裁外也非常注重斯拉夫民族音乐风格的融人。早期著名的弦乐作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1号》,作于1871年,乐曲就忠实地取材于斯拉夫民谣,其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由于旋律极为优美哀怨,时常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单独地演奏,它的第一部分的主题来自斯拉夫民歌的旋律。  在柴科夫斯基写作的三部钢琴协奏曲中,《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23,作于1874年,是他前期所有大型作品中最明朗乐观的一部,在世界钢琴音乐文献中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此曲具有洗炼的西欧风格、豪放的斯拉夫特性,曲中的斯拉夫民谣风主题更是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第一乐章中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基于作者在乌克兰采集到的一首盲艺人的民歌;第二乐章是他作品中最优美、也是最明朗的抒情篇章之一,由长笛吹出优美的牧歌风主题;第三乐章的旋律上来自乌克兰的轮舞歌曲《伊万卡,快来唱春歌》(“春歌”原是民间在春天农事将始时唱的一种古老歌曲)。   1. 3由“民谣”曲风向“民族性”风格的转变 继承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先声一格林卡创作理念的柴科夫斯基继续着他民族主义的创作风格。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再单纯只对民间音乐研究和爱好,而开始向“民族性”创作理念转变。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作品开始表现一种“真正属于俄国人民心声的东西”,则成为斯拉夫民族温和的代言人之一。 一八七六年,柴科夫斯基创作了一首爱国主义作品《斯拉夫进行曲》,作品31号。此曲是根据塞尔维亚民谣结合俄国国歌及其他旋律合写而成,全曲洋溢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主义的爱国气息,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爱国主义作品。当时土耳其侵略俄国的邻邦塞尔维亚,柴科夫斯基很同情塞尔维亚抵抗侵略而作的奋战,于是激发了这位民族音乐家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柴科夫斯基还创作了一首以俄国人民英勇抵抗法军的史实作为题材的重要作品《一八一二年》庆典序曲,作品49号,这是一首表现作曲家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作品。全曲呈现出的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