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溶液热力学基础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溶液热力学基础 6.1.变组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6.2.逸度和逸度系数 6.3.理想溶液也标准态 6.4.均相液体混合时的性质变化 6.5.活度和活度系数 概述 溶液是一种均相体系,至少由两种组分混合而成。一般称含量多的组分为溶剂,含量少的组分为溶质。若由气体组分和液体组分或由固体组分和液体组分形成溶液时,则把液体组分称为该溶液的溶剂。从热力学的观点看,溶液中所有的组分是等价的。并不是一定耍把溶液的组分分为溶质和溶剂。 概述 溶液热力学在工程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该分支学科和扩散分离过程以及流体的物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在天然气和石油开采、烃—水体系和水合物的研究、石油产品的深度加工、煤和固体燃料的化学加工、气体的净化和提纯、复杂矿物的化学处理、湿法冶金过程的开发、聚合物的合成和加工以及生物技术等各行业中都要和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发生联系。因而溶液性质的研究和考察遍及化工、冶金、能源、资源利用、材料和生物技术等各个重要领域,可以说,凡是有溶液存在的和伴有热和能的过程中,都有溶液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概述 气体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在第二章中作过介绍,本章主要讨论液体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溶液的性质必然与构成此溶液的组分的性质有关,这是勿唐置疑的。溶液的形成又是个混合过程,导致真实溶液的摩尔性质与构成此溶液的纯组分摩尔性质间的线性加和有差异,若这种差异很小,真实溶液的性质就容易解决。可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差异却十分显著,有时也难以推算,只得藉助实验测量来决定其实溶液的性质。 6.1.1.开系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在热力学计算中常出现的有八个热力学变量(P、T、V、S、U、H、A和G)。对于纯组分的单相体系,若给定上述八个变量中的任何两个,则该体系的状态就确定了。例如U=U(T、V),表示摩尔内能是温度和摩尔体积的函数。利用微分的链式法可求得T和V的微分变化所产生的内熊的微分变化dU, 式中导数的下标表示恒定的变量。 开系的总内能nU可写成 nU=Ut=U(nS,nV,n1,n2,,,,,ni,,,,) 6.1.1.开系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nU的全微分式为 (6-2) 式中:符号∑表示包括体系内所有的组分,下标ni表承除了i组分外的其余组分。式( 6-2 )右边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偏导数可相应地写为 (6-3) (6-4) 6.1.1.开系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再将第三项的系数定义为μi根据全同原则 (6-5) 把式(6—5)代入式(6—2),得 (6-6) 6.1.1.开系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式中: μi称为i组分的化学位。这个热力学函数是由吉布斯(Gibbs)引进的。其定义如下:若将无限小量的物质i加到溶液(均相体系)中,而相仍保持均匀。同时体系的熵和体积又保持不变,则体系内能的变化除以所加入物质i的量,就是物质i在所处相中的势。化学位具有与温度和压力相类似的功能。温度差决定热传导的趋向,压力差决定物体运动的趋向,而化学位之差则决定化学反应或物质在相间传递的趋向。因此,化学位在相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的研究中占重要地位。它也和温度、压力一样,是个强度性质。 6.1.1.开系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同样,可以写出: 6.1.1.开系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当dn=0时,式(6—6)——式(6—9)就回复到闭系的微分能量表达式. 根据上述4式,化学位的相应表达式为 (6-10) 6.1.1.开系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通过这些偏导数式间的关系式,就可用易于实测的某些数据来代替或计算那些难于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