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营凹陷地质概况及勘探前景 概述 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沉积条件及主要地层 构造演化史 主要油田 勘探方向 一概述 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东营凹陷早第三系断陷湖盆与重力异常区相对应,依据区内的构 特征、构造发育历史和构造应力场,其地质构造主要由两个同向错位叠合的箕状洼陷及两者之间的隆起带所组成。由此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基本构造单元:东营东部洼陷,博兴洼陷,中央隆起带,北部坡折带和南部坡折带。研究表明,盆地中正、负构造单元之间的边界不仅是构造转换带,而且也是重要的沉积相转换带,对沉积体系、厚度和砂体的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此外,负向次级构造单元决定了凹陷油气潜量的大小,而正向次级构造带则控制了油气的聚集。因此,对盆地内次级构造单元及其规律的认识对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盆地构造格架 一、断裂构造: 该凹陷的断裂按走向可分为NE,EW,NWW,NEE向四组。NE向如高青,八面河断裂, 这些断层属中生代郯庐断裂系NE向走滑断层转化为下第三系走滑正断层。NWW向断裂在本区主要为石村断裂,青坨子-永安断裂,断面形态为铲式,控制了中新生代的沉积。EW向断层在本区为陈南断裂及其派生的胜北断裂,其断面形态呈铲式或坐椅式。 二者组合形成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陈南断裂发育早,控制沙四孔店沉积中心的展布,而胜北断层发育较晚,主要控制了沙三段的沉积。NEE向断裂在本区主要发育于博兴断裂带、陈官庄断裂带、王家岗断裂带和梁家楼一现河构造带,它们一般只切割下第三系,断面一般为铲式或平面式,主要控制沙三段的沉积,是典型的下第三系同沉积构造。 盆地构造格架 二背斜构造 三向斜构造 它是受主要断裂控制的负向构造单元,一般分布在控洼断裂的下盘(如博兴洼陷、利津洼陷、民丰洼陷)或背斜构造的侧翼如牛庄洼陷。洼陷带主要发育了巨厚的下第三系,是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区。 下第三系构造按其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组合形式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陡坡断阶构造带(如滨南 利津陡坡断阶构造带、胜北永安陡坡断阶构造带、平南 高青陡坡断阶构造带)、缓坡断阶构造带(如陈官庄王家岗缓坡断阶构造带、博兴缓坡断阶构造带),中央底辟断裂背斜带、洼陷带(牛庄、民丰、利津、博兴洼陷)和位于盆地边缘的地层超覆带。 区域沉积条件及主要地层 沉积条件:东营凹陷作为渤海湾裂陷盆地的次级凹陷,早第三纪沉积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每个旋回表现为冲积扇一河流一滨浅湖一深湖、半深湖一浅湖、残留湖一河流、三角洲平原、沼泽等的演化规律,每个旋回也有其自身的古环境及古水系、古生物化石组合及岩性组合和电性特征。燕山运动之后,东营凹陷经历了晚白垩世至古新世的抬升剥蚀。始新世,在隆起的基础上开始发生断陷沉降,在陈南断层和高青 平南断层等边界断层的控制下形成了周围为凸起所环绕的东营半地堑掀斜断块盆地。 区域沉积条件 孔店组早期,气候稍有湿润,此时山谷相间,洼陷范围小,湖水聚集有限,以形成局限湖泊和冲积扇、近源冲积平原为主。该时期东营凹陷分为南北两个互不连通的次级洼陷:博兴和东营北部洼陷。 孔店组后期至沙四早期,气候转为干旱,在凹陷四周发育巨厚的红色冲积扇,洼陷中心则间歇性地沉积了盐湖相膏盐层和泥岩。 沙四晚期气候稍转湿润,在经历了早期的剥蚀后,凹陷内物源供给减少,湖水面积扩大而清澈,形成了广延而薄层的砂质和碳酸盐质滩坝沉积体系,只在凹陷中北部有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体系。 沙三段气候湿润,早期物源供给少,在基底持续沉降的条件下,可容空间增大,形成欠补偿的大面积半深湖 深湖沉积。中期开始沿凹陷近东西轴向发育远源河流三角洲充填。此阶段沉积物补给速度和基底沉降速度基本相当,以滨浅湖、深湖和半深湖为主;晚期,来自四面凸起上的物源注入盆地,形成过补偿沉积。 沙二段气候转为干热,凹陷被填平后,遭受剥蚀。后期边界断层重新活动,开始了新一期充填演化阶段。 沙一段沉积时,气候又开始变得湿润,早期物源供给量小,基底沉降缓慢,从而广泛发育了砂质和碳酸盐质滨浅湖及半深湖沉积。 东营组沉积上为河流三角洲持续向湖内进积并再一次将湖盆填平。此时,渤海湾盆地抬升经历了准平原化,形成冲积平原沉积,即馆陶组地层 主要地层及岩性 区域构造发展史 一、多幕裂陷充填期: 区域构造发展史 二 裂后充填期 主要油田 济阳坳陷的东营凹陷生油最丰富,其内部及周围有10多个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占60%以上。 其中同生断层逆牵引背斜、块断隆起披覆构造和古潜山等三种油气藏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其地质储量占油气藏地质储量的70~75%。 勘探方向 在勘探程度低和新的领域寻找油气田:3500米以下的深层(孔店,沙三,沙四)。 岩性油藏的勘探。 注重古地貌对油气分布的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