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应机理 根据Woodward-Hoffman规则,两个烯烃直接发生[2+2]环加成反应是对称禁阻的,活化能很高。20世纪70年代时,Hérison和Chauvin提出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环加成机理,该机理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反应机制。其中,首先发生烯烃双键与金属卡宾配合物的[2+2]环加成反应,生成金属杂环丁烷衍生物中间体。然后该中间体经由逆环加成反应,既可得到反应物,也可得到新的烯烃和卡宾配合物。新的金属卡宾再与另一个烯烃发生类似的反应,最后生成另一个新的烯烃,并再生原金属卡宾。 金属催化剂d轨道与烯烃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活化能,使烯烃复分解反应在适宜温度下就可发生,摆脱了以前多催化组分以及强路易斯酸性的反应条件。 写出可能的产物 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 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历史 “The metathesis reaction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recent developments”, D. Astruc, New J. Chem., 2005, 29, 42–56.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高分子化学研究。当时Karl Ziegler在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研究中发现,一些金属催化剂存在下,乙烯“聚合”生成的产物为1-丁烯,而非应当得到的饱和碳氢长链。 1960年,杜邦公司开始使用四庚基铝锂和四氯化钛为催化剂,研究降冰片烯聚合为聚降冰片烯的反应。 Polymerisation von ?thylen und anderen Olefinen, Karl Ziegler, E. Holzkamp, H. Breil, H. Martin, Angew. Chem., 1955, 67, 426. A. W. Anderson and N. G. Merckling, U. S. Patent 2,721,189 (October 18, 1955) 不久后将该反应归为配位聚合反应。反应机理中,RTiX中间体先与烯烃的双键配位,生成π配合物。然后SNi协同反应使CC键断裂,生成含亚烷基-钛键的中间体,继续与第二个单体反应: 1964年,Giulio Natta在以钨和钼卤化物作催化剂研究环戊烯的聚合反应时,也观测到了不饱和聚合物的生成。 Stereospecific Homopolymerization of Cyclopentene, G. Natta, G. DallAsta, G. Mazzanti, Angew. Chem. Int. Ed., 1964, 3, 723-729. 同一年,菲利浦石油公司的研究者发现,当以含有六羰基钼、六羰基钨和三氧化钼与氧化铝的混合物作催化剂时,烯烃会发生“歧化反应”,如丙烯会生成等量的乙烯和2-丁烯。他们为反应提出的机理涉及环丁烷-金属配合物的生成,具体如下: 根据两年之前诞生的Woodward-Hoffman规则判断,该反应是对称性禁阻的。并且复分解反应中也从未观测到任何环丁烷衍生物的生成。因此,该机理很快便被否定了。 Olefin Disproportionation. A New Catalytic Process, R. L. Banks and G. C. Bailey, Ind. Eng. Chem. Prod. Res. Dev., 1964, 3, 170-173. 1967年,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颖的催化剂,由六氯化钨、乙醇和有机铝化合物(EtAlMe2)等组分组成,可以催化2-戊烯的复分解反应。此外,研究人员首次将该反应称为“烯烃复分解反应”。 该反应中,2-戊烯很快便与2-丁烯与3-己烯形成平衡,双键并没有发生移位。而且也可以用丁烯和己烯作为原料,加入甲醇便会使反应终止。 这些研究人员还使2-丁烯与全氘代的2-丁烯反应,得到了C4H4D4,氘原子平均分配在四个碳原子上。因此,他们提出,“烯烃复分解反应”为复分解机理,而非烷基交换。 Olefin metathesis - A novel reaction for skeletal transformations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N. Calderon, H. Y. Chen K. W. Scott,Tetrahedron Lett., 1967, 8, 3327-3329 Olefin metathesis. I. Acyclic vinylenic hydrocarbons N. Calderon, E. A. Ofstead, J. P. Ward, W. A. Judy, K. W. Scott, J. Am.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驾驶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二级.pdf VIP
- 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2025).pdf VIP
- 小区消防设施维修方案.docx VIP
- 无人机驾驶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一级.pdf VIP
-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测试卷(含答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doc VIP
- TSIOT 803-2020 虚拟现实用户界面设计规范.pdf VIP
- 医院保洁员感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完整正版高清】T_CFLP 0016-2023《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doc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民航机场工程实务考试题库【历年真题】.docx VIP
- Reading explorer-F级教学精品课件-U3A.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