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龚贤课徒稿云》.doc
龚贤课徒稿云:1、画山水先学画树(古人云,可观莫如树,古之人之一家画风,树的特征最为明显,大致经营从树开始画起,所谓十水五石)。2、画树先画树身。然则从第一笔起,起手式:第一笔:自上而下,上锐下立,中宜顿挫,顿挫者,转折也,转折不宜有棱。(运笔要一波三折)3、第一笔即讲笔法,笔法要遒劲,柔而不弱,刚而不脆。(这些钩的线条在画完之后有的也不会模糊去,所以书法用笔,要平时多练习,黄先生的是用篆法来写枝干的。但物象取舍只在繁简耳)
1、一笔是画树身左边,二笔转上即为三笔,三笔之后随手添小枝,添小枝不在数内。(此是步骤)2、每笔接处不宜结、不宜脱。(要笔断意连,也不可断气)3、自左而下者宜楷,自下而上者宜锐。楷不宜板,锐不宜单,弱也。(对用笔书法的要求,这个也符合树杆的生理,上小下大)
1、第四笔是画树身右边,树身内上点为节,下点为树根,添枝无一定法。(点的位置不同,叫法也不同)2、要对枯树稿子临便得。全树树枝不宜对生,(对生为梧桐)大约树无直立,不向左即向右,直立者是变体。(树在与自然的争斗中形态千奇百怪,树直风必摧之)
1、画中树枝,向左者,左长右短,向右者,右长左短。(物理及审美裁剪)2、向左树为顺手,向右树为逆手。(手法)3、画向右树,向左后伸后枝,且先枝后身,起手之后,随手添小枝,一笔从左转上,二笔画右边,三笔再左。(单个树的画法,熟悉后可不按此顺序,我的看法)1、三树为一林,又谓之一丛。其中画一树要象一树,合看成丛,分而观之其中有不象树者,由于画理不明也。2、一丛之内,有主有宾,先画一株为主,二株以后皆为客矣。(这和山的龙脉讲的道理相同,突出一个主要的)
1、向左树必要另一树向前,右亦仿此。向左树以左为前,右为后。向右则反,2、根在下者为主丛,在上者为客丛。根在下者头不得高于客丛,(这个我不能同意)主树不得太小,亦来可太大,大大小小方妙。(这句操作起来得看自己的本领)
1、一丛之内有向背,第一株向左,二株不得又向右。二株两向,谓之分向。三株即同一株之向。2、三株头与一株同向,枝或两向,谓之调停。一枝梢直上,旁宜两分,此谓之破式。(这个理解可看本楼图稿,株前如加上第字可能理解株的概念要晴晰些,原文我不动)
1、画树如画人:有直立、有偏倚、有俯仰、有顾盼、有俯卧。大枝——如臂顶——如头根——如足稍有不合理如不全之人也。(所以画时上下左右都要兼顾,我们只喜欢盯住一个地方画,那样生发出来的东东往往不生动)2、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人看画先看树,如看诗者先看二律也。(先捡技法难度大的看,那个没问题,其它也相应好一些,任何一门艺术中都有它的堡垒,过了关,海阔天空,只要你从事它,必须掌握并通过,先分明,后融洽,琴曲《关山月》中大指不过关,此曲演奏失败。)
1、只画一丛谓之单丛,或画两丛谓之双丛,二丛者不可相对一样。2、不妨或多或少,树身不宜太直,直则板,不宜太曲,太曲则俗矣,树直立者,身宜瘦宜高,欹斜者不妨。(单丛与多丛,在画面匀衡上要掌握好比重,齐先生画一幅“自称”,关于老鼠的题材,那个称铊在称杆的位置可以想象画面匀衡的问题。此图中树求左右匀衡,舟求远近协调,这样画面前后左右空间立即体现出来。)1、枝枯脆者为寒林;2、枝柔弱而泽润者为春林,稍着点为新绿,新绿为一色点。(白雪石先生有此点法比较明显)3、分各样点者为疏林,枝上留白而用淡墨染其枝外为雪树,必先画好枝后加点,枝枝有势,一点要圆,即千万点俱要圆。(寒林、雪树,冷清孤寂,脱尽繁华,是为写树,也为写人,因为写骨,故写比置叶之树要难,故画树必先画寒林,写生亦须秋叶落尽之时方妙。)1、叶总数甚多,可用者止四五种,(多则烦)余俱外道,然作奇画又不得不变。2、凡双钩皆谓之秋叶,树种亦多,有一种墨叶即有一种双钩。(不可用笔太实)3、小攒三四五点,大攒十数点,三四十点亦可。点愈少而愈大,大而少始疏。(点的组合)
1、扁点又谓之豆瓣,起往皆宜藏锋。2、起手不宜重叠,重叠俟二遍三遍,一遍点,二遍淡加,三遍皴染。此后若墨气犹淡,再加淡墨一层,恐浓墨显然外露,以五遍淡墨浑之。(加亦好解,只是视前一遍干湿程度加,视画面情况方作。)1、六笔全谓之一叶,中心不宜结,不宜散,七个为一攒,俱用写竹法,奇偶堆去亦有大小出入八。2、秋深树少叶,叶宜抱身,而生不可离,虽不画枝,其中若有枝然,叶宜盖小枝,不可掩大杆。(叶子的方向是随着枝而生的,不全画枝,反而意趣盎然,令人回味。)
1、画叶无名,俯、仰、平三种而已,不可因浓墨其中枝朵不分。2、淡墨每多于浓墨,一遍浓,二遍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