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上课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主学习 1、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2、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四种制度)的内容、方式、决策的依据、意义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从决策者和公民两个角度思考) 广州杨箕村旧城改造 改造推行“事前征询制度” 咨询分为第一轮先征询和第二轮再征询,如征询过程中同意的人数达不到上述标准,会重新制定改造方案。 在两轮征询过程中,村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函以及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向改造小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在这里“民意”与“决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的信息资源 ②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③公民反映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应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 ④只要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就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广州杨箕村旧城改造 在杨箕村改造过程中,文物专家在专题文化论坛会上呼吁保留广州杨箕琶洲祠堂,经专家座谈会讨论过后,杨箕村的古建筑能得以保留。 2011年1月22日至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专家座谈会,征求对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下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广州水价调整听证会 于2月29日下午顺利召开。13日在媒体的见证下,广州市物价局抽签产生了参与听证会的10名消费者参加人和6名旁听人,14日广州市物价局还将向社会公布听证方案和成本监审报告,广泛接受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杨箕村拆迁经验 在杨箕村拆迁过程中,之所以能达到98%村民同意签拆迁合同,是因为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政府愿意倾听民意,公众也能积极参与。 同历决策过程 共享决策成果 A 2、“网络问政”成为2011年两会新亮点。一项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我向总理报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网民的参与。两会前夕,温总理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网络问政()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型、有效平台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使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更加畅顺 ④使公民的提案权得到更好的落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有人认为,政府决策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持这种观点的人之所以犯错误,就在于他不懂得 A、决策是由公民制定的,因此,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B、决策是由政府制定的,因此,是否科学、合理,与公民无关 C、政府决策会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 D、政府决策是为当政者的政绩服务的 4、《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对决策者来说( ) ①有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 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⑤有利于增强公民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C、 ③ ④ D、 ③ ④ ⑤ 6.出现漫画《听大家的》中所示现象,主要原因在于 ①决策部门不能以人为本、决策利民②听证代表遴选不够客观,难以全面反映民意 ③听证代表素质较差,不愿与决策部门对着干④我国民意反映渠道不够畅通,公民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方式有(  )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济南市规定,政府部门在进行重大决策前要进行民意调查,重大决策的实施方案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示。上述两种行为的区别在于(  ) ①都有利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②二者都是为了决策科学利民 ③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不同 ④分别是在决策前和决策后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