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第一章绪论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概念 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牙颌面异常的标准 (1)理想正常牙合:由Angle提出,即全副牙齿完整,牙齿在上下牙弓间排列得十分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事实上这种理想状态是极其少见的,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比较合乎实际 (2)个别正常牙合: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3、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 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三大疾病(龋病、牙周病和错牙合畸形)之一,呈现出较高的患病率。 世界各国关于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报道差异甚大,这可能因种族、地理环境、经济、饮食习惯及制定的调查标准的不同有很大关系。国外各国报道的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约在28%~90%。 我国调查结果: 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调查结果:91.2%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29.33%~48.87% 4、错牙合畸形的危害 局部危害:影响容貌、口腔健康、口腔功能,还可影响牙合颌面生长发育 全身危害:错牙合畸形导致咀嚼功能降低,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全身健康 心理和精神障碍 5、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 6. 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医学基础、生物学、口腔临床医学、应用材料学、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及美学等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7、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古希腊的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年)最早论述了牙颌颅面畸形。 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医生Celsus教人用手指推牙矫正错位牙,可视为最原始的矫治技术。 1728年法国医师 Fauchard首先报告使用了机械性矫正器。 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开始的。美国学者Angle将口腔正畸学发展为口腔医学的分支科学,并于1890年提出的Angle错 合畸形分类法至今在世界各国还广泛应用。他先后于1907、1912、1915年提出了E型弓、钉管弓(pin and tube appliance)、带状弓(ribbon arch appliance)矫治技术,直至1928年发表了有关方丝弓矫丝器(Edgewise appliance),确立了固定矫治器的矫治体系,方丝弓矫正技术至今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高效能固定矫正技术,Angle为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和矫正技术奠定了基础。 但是他所提出的牙弓决定基骨的理论,即强调矫治必须保持全副牙齿,他的以扩大牙弓而使基骨适应的方法经他学生多年实践发现,80%的患者有畸形复发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扩大牙弓是有限的,证明Angle的矫治理论有一定片面性。 1940年Tweed确立了矫治中使用减数拔牙的矫治理论,而减数拔牙矫治方法在一个时期内在正畸治疗病例中占很大的比例。在近十年来,由于矫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矫形力的应用以及人们对面型美学观点的改变,而使为拔牙矫正的比例有明显上升。 1961年澳大利亚的Begg以差动力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以及1976年美国Andrews发表的预成序列弯曲方丝弓矫正技术(straight wire technics)成为固定矫正器矫治技术中的重要阶段。 1976年,罗斯(R. H. Roth)对安德烈森的直丝弓矫治器进行了改进,使得该矫治器更为简单。 1984年,亚历山大(R. G. Alexander)发表了以“变化-简单”(Vari-Simplex Discipline)为原则的亚历山大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国际上曾引起较大的轰动。但亚历山大直丝弓矫治技术所用托槽较为特殊,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尚不太普及,但一些学术观点可以被借鉴利用。 1993年贝内特(John C. Bennett)及麦克劳克林(Richard P. Mclaughlin)又对安德烈森的直丝弓矫治器做了进一步的改良,并吸收Begg细丝弓矫治技术中组牙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使直丝弓矫治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他们俩与特莱维西医生(Hugo Trevisi)一道正在全球推广这项技术,简称MBT直丝弓技术(MBT Straight Wire Technique)。 在固定矫治器矫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70年代用粘合剂直接粘合托槽于牙面而替代正畸临床应用了近一个世纪的带环装置,大大节省了临床治疗的人力物力,成为固定矫治技术中的一项突破性变革。在口腔正畸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学者们在以口腔肌肉的功能作为矫治力源的功能性矫正器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1936年挪威的Andresen和Houpl首先提出的Activator功能矫正器,1950年Balter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