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陈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陈资料.ppt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C A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A 4、曾发表《狂人日记》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5、新 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 ①“自强” ②“民主” ③“求富” ④“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D D 6、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近代中国首先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物是( ) A.胡适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D A 8、下表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9、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 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该文应发表于( )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B B 五、小 结 新文化运动 兴起时间标志 旗帜(口号)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代表人物 内容 历史意义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提倡,四反对)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北京大学 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①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运动的初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但不久逐步有了社会主义的倾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青年》 文学革命论 提倡白话文 《狂人日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2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请回答: (1)请你判断陈独秀发表此(材料1)观点时的社会背景。 (2)材料2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阵地是什么? (3)材料2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战斗的主要战友还有谁? 袁世凯正在推行“尊孔复古”,为实现独裁专制做准备。 科学、民主 《新青年》 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精神。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 文秀,中国清朝末代皇妃。1909年12月20日生于满洲镶黄旗的贵族官僚人家。小名蕙心,学名傅玉芳,蒙古族,姓额尔德特氏。1922年11月30日,未满13周岁的文秀进宫,成了16岁的溥仪的淑妃。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文秀1925年3月5日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25日从天津住所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上法院,遂经双方律师交涉“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 * 9、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习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上 袁世凯复辟帝制,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破坏共和,破坏民主。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经济上 1914年后,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思想上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