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TA治疗膝下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PT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中文摘要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膝下动脉缺血患者共71例(101条下肢) ,按接受的治疗方法
将其分为PTA治疗组(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II组) 。将两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年
龄、性别、症状、跛行距离、治疗前合并症、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治疗后
ABI增加值、治疗后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
异具有显著性界限。
结果:本组71例患者(101肢) ,其中I组45例(52肢) ,II组26例(49肢) 。两组患者年
龄39 - 86岁(平均70.39 ±1.09岁) ,分布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 。全组病例中,男
性49例,女性22例,两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 。I组中临床治疗效果:显
效者为55.77%,好转者为34.62%,无变化者为9.62%,恶化者为0 ;II组:显效者
为0,好转者为20.41% ,无变化者为79.59%,恶化者为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Z=-7.54,P=0.000) ,I组较II组治疗效果好。I组术前ABI平均值为0.34 ±0.04,
术后1周ABI平均值为0.86 ±0.03,与术前ABI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I组治疗前ABI平均值为0.46 ±0.05,治疗后1周ABI平均值为0.50 ±0.04,与治疗
前ABI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组患者手术前、后ABI增加值平均为
0.52 ±0.04,II组治疗前、后ABI增加值平均为0.04 ±0.0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t=10.654 ,P=0.000) 。6月后ABI值I组0.80 ±0.03,II组0.48 ±0.04,两组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8,P=0.000) 。I组中,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发生术
后并发症的患者占7.69%,救肢率为100%。
结论:1. PTA作为膝下动脉缺血的治疗方法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2. 膝下动脉PTA临床复发很少,可重复使用,推荐PTA应作为首选的治疗
方法。
3. PTA作为低损伤性治疗,其应用于膝下小动脉病变的治疗有效,但长期
通畅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膝下动脉;严重肢体缺血;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扩张;
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infragenicular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in the treatment of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Material and Method: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71 patients (101 limbs) with infrapopliteal
artery ischemia treated at 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Feb 2009 to Mar 2010. The patient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therapy: Group II with PTA treatment; Group II
with only drug treatment.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ing age, gender,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iroSot统中足球机器人与无线通信的研究.pdf
- MIS系统的设与开发.pdf
- MIMO不确定线性系统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pdf
- MES环境下分式工业数据挖掘平台研究与应用.pdf
- MMP-2、MP-9对脑出血损伤大鼠实验研究.pdf
- MMP-2、MP-7、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pdf
- MMP-9TIP-1在脂多糖和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体外孵育胎膜中的表达及意义.pdf
- MPLS及其网优化算法的研究.pdf
- MPLS流量工及QoS保证研究.pdf
- MRI T&l;,1>FLAIR序列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应用价值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