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中学高三语文10月19日周练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溱潼中学高三语文10月19日周练试卷

溱潼中学高三语文10月19日周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和hé 和睦 和谐 和稀泥 和衷共济 B.看kàn 看法 看涨 看得起 看破红尘 C.落luò 落枕 落魄 落花生 落腮胡子 D.转zhuàn 转悠 转盘 转圈儿 转弯抹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要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产品能耗和环保标准及相关考核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重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环保审核,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B.从国内外实践看,全球范围内加工贸易方式在承担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适应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交货周期短”的特殊要求。 C.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 D.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尚方宝剑,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多零碎、分散,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关系上有较大的跳跃性。 B.国产大片的稳定发展,不仅吸引了境外资金和国内其他行业资金投向国产电影,而且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C.科学家发现,每个人体内部都存在着癌基因或叫肿瘤因子,它们往往是潜在的,并不威胁人的健康。 D.美国财政部认定朝鲜利用澳门汇业银行的账户从事洗钱和造假美钞活动,下令美国金融机构中断与这家银行的商业往来。(12分,每小题3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7题。 中日古代的“书籍之路” 何谓“书籍之路”?这要从“丝绸之路”谈起。“丝绸之路”的说法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用以指称两汉之际中国与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之间的贸易通道。进入20世纪中期,好事者不断为之添枝加叶,遂使“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地不至。而东亚文化交流的模式,我曾提出当是海上的“书籍之路”。当西方人坚信丝绸之路是从“羊毛树”上采集而来时,日本列岛的先民已经开始养蚕植桑,生产丝绸了,追溯中日古代历史,持续性、大批量的丝绸交易来曾出现,其影响甚至不及陶瓷。 630年开始派出遣唐使。贞观五年(631),第一批遣唐使到达长安时,唐太宗因他们远道而来,“敕所司无令岁贡”,并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往抚。日本人甘冒鲸波之险,意欲得到什么呢?《旧唐书》已经给出答案:“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赐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遣唐使源于遣隋使,据《经籍后传》记载,第一批遣隋使便为求书而来:“是时国家书籍未多,爰遣使臣于隋国,买求书籍。”第二批遣唐使回国(654)后,大使吉士长丹因“多得文书宝物”而获封户、晋位、赐姓,可见求书多寡还会影响仕途。有唐一代,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日本的典籍究竟有多少?9世纪后期编撰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辑入汉文书籍15779部17345卷,其数量应该说是非常惊人的。 ? 佚书回归”的形式,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了汉文书籍的生存时空。 沙漠,驼队,西方,夕阳西下,背负的是鲜艳的丝绸,这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大海,船队、东方,旭日东升,运载的是飘香的书籍,这是古代的书籍之路。但是,古代输往西域的丝绸,现在即便从深埋沙漠的遗存中出土,也已经腐朽面不堪穿用;而当年遣盼唐使携归的书籍,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智慧的源泉。这些书籍是文明的种子。如果说丝绸是中华物质文明的象征,那么书籍则凝聚着更多的中华文明的精神创意,因而具有强大的再生机能,可以超越时空惠及后代。遣隋唐使携归的书籍,经过传抄、翻刻而流布世间。再经阐释、翻译而深入人心,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4.下列对“书籍之路”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书籍之路”是日本为加速文明进程,派遣隋唐使买求“文书宝物”泛海而还之路。 B.“书籍之路”是始于隋延至清,惠及日中双方文明发展的汉文书籍海上往返之路。 C.“书籍之路”是有效地拓展和延伸汉文书籍生存时空的“佚书回归”之路. D.“书籍之路”是隋唐时期往返于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海上运载书籍之路。 5.对于“书籍之路”与“丝绸之路“的区别,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由中国通往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书籍之路”仅限于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 B.“丝绸之路”输送的丝绸早已失去使用价值,“书籍之路”输送的书籍却可以惠及后代。 C.“丝绸之赂”使中西方在争贸易交往中互惠互利,“书籍之路”则从根本上影响中日文明进程, D。“丝绸之路”已成定论,被国际上广泛接

文档评论(0)

qiaog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