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替代材料探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环境替代材料 8.1新型环保制冷剂材料 8.2洗涤剂助剂代用品 8.3传统塑料代用品:微生物塑料 8.4其他替代材料:微生物功能材料 (2)生物计算机 (3)微生物传感器 (4)微生物电池 生物计算机的光开关、储存器等 微生物电子器件材料:代替硅半导体 生物计算机:代替电子计算机 微生物传感器:代替化学、物理传感器 微生物电池:代替燃料电池。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具有广泛而各式各样的功能,如能量转换、信息处理、分子识别、抗辐射、抗氧化、自我组装和自我修复等功能。 微生物功能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盐生盐杆菌(Halobacterium halobium)产生的紫膜蛋白质——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的研究。 (1)生物计算机的光开关等 ? bR嗜盐菌培养条件:厌氧光 ?特点:细胞质膜中产生—种菌视紫素(紫膜) ?菌体:无色转变成红紫色。 ?紫膜组成:25%的脂类+75%的蛋白质 ?菌视紫素的发色团通常以一种全-反式(all trains)结构存在于膜内侧,它可被激发并随着光吸收暂时转换成顺式(Cis form)状态。 变构现象:生物计算机的光开关、储存器等。微生物电子器件材料 硅半导体 ?用生物大分子作元件制造的计算机叫生物计算机,或称为分子计算机。 DNA计算机:一种全新概念的计算机,其原理与现用的电子计算机原理有很大差别,与bR等有机大分子制造计算机的原理不同。 ?生物计算机 bR分子计算机:当前研究得最多、最深人的,原理与现有计算机类似 * 目前逐渐使用的环境替代材料 (1) 新型环保型制冷剂材料:替代氟里昂 (2)无磷洗涤剂:代替三聚磷酸钠 (3)石墨:代替工业石棉 (4)竹、木等天然材料:替代环境负荷较大的结构材料等。 (5)能源的新材料:太阳能材料、燃料电池等。 传统制冷剂:氟氯烃(CFCs)及其相关化学物质 应用:化工、制冷、家用电器、汽车空调、消防、医药、化妆品、清洗等行业。 危害: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氟氯烃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元凶”,并预期对全球生态环境将产生严重影响。 在地球上,离地面15~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臭氧层是由氧分子吸收了太阳及宇宙射线中的紫外线而产生的。 03的生成反应: 03的消耗反应: 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天然屏障 图8-2 氯原子对臭氧层的破坏机理 图8-1 氟氯烃在紫外线作用下释放氯原子 氟氯烃除了耗损臭氧外,还是一种“温室气体” 图8-4 温室效应示意图 氟氯烃的排放量远不及CO2(CO2每年排放量约为260亿t)多,但由于氟氯烃的大气寿命长(CFC-12在大气中的寿命达100年以上 ),它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值仍然是可观的。根据测算,在20世纪80年代,大气中CO2和氟氯烃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值分别为70%与30%。 在氟里昂中,CFCs、哈龙和四氯化碳对臭氧破坏力最强,HCFCs的破坏力较弱,而HFCs类物质对臭氧层则无破坏作用,因此被用作CFCs的替代物。 目前替代CFC的物质(新型环保制冷剂) (1)目前替代CFC的物质主要有HCFC(含氢氯氟烃)和HFC(氢氟烃)两大类。 由于氢原子的存在,HFC和HCFC将在大气中被氧化,生成含氧产物,这些产物进一步降解,大部分成为水溶性物质,它们将随降雨而消失。一般认为降解过程是在对流层进行,HCFC和HFC很难到达平流层,所以与CFC相比,对臭氧层破坏的可能性较小。 表8-3 常用天然制冷剂的物理性能 681 2163 872 665 621 815 883 1563 1780 1447 703 3119 1409 1368 958 791 789 833 768 605 288 508 415 836 189 235 17 18 32 46 43 30 46 71 80 46 31 160 86 -34 100 65 79 57 -19 -10 -34 45 21 -7 59 14 NH3 H2O CH3OH C2H5OH C2H5N HCHO SO2 Cl2 SO3 NO2 CH3NH2 Br2 CHClF2 氨 水 甲醇 乙醇 乙胺 甲醛 二氧化硫 氯 三氧化硫 二氧化氮 甲胺 溴 R-22 标态密度/(kg/m3) 汽化潜热/(kJ.kg) 分子量 标准沸点/℃ 化学式 制冷剂名称 (2)天然制冷剂 CO2制冷剂被重新研究,具有优点: (1)无毒,不会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不破坏臭氧层,不需要回收或再处理。 (2)不燃烧、爆炸。 (3)极佳的热力学性质。较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