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课程设计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课程设计资料.doc

目录 一、绪论 1 二、原系统分析 1 2.1原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 2.2原系统的Bode图 2 2.3原系统的Nyquist曲线 4 2.4原系统根轨迹 5 三、校正装置设计 6 3.1校正装置参数的确定 6 3.2校正装置的波特图 7 四、校正后系统的分析 8 4.1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8 4.2校正后系统的波特图 9 4.3校正后系统的Nyquist曲线 10 4.4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 11 五、总结 13 六、参考文献 13 一、绪论 在系统中,往往需要加入一些校正装置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使系统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按照校正装置的特性不同,可分为PID校正、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 我们在这里讨论串联超前校正。在直流控制系统中,由于传递直流电压信号,适于采用串联校正。 串联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只要正确的将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1/aT和1/T选择在带校正系统截止频率的两旁,并适当选取参数a和T,就可以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串联超前校正的优点:保证低频段满足稳态误差,改善中频段,使截止频率增大,相角裕度变大,动态性能提高,高频段提高使其抗噪声干扰能力降低。有些情况下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是无效的,它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限制: 1.闭环宽带要求。若待校正系统不稳定的话,为了得到规定的相角裕度,需要超前网络提供很大的相角超前量。这样的话,超前网络的a值必须选取的很大,从而造成已校正系统带宽过大,使得通过系统的高频噪声电平很高,很可能使系统失控。 2.在截至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一般不宜采用串联超前校J卜。因为随着截止频率的增大,待校正系统相角迅速减小,使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改善不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相角超前量,在一般情况下,产生这种相角迅速减小的原因是,在待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附近,或有交接频率彼此靠近的惯性环节;或由两个交接频率彼此相等的惯性环节;或有一个震荡环节。 二、原系统分析 2.1原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所以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当R(s)=1/s时,,经过拉氏反变换得到单位阶跃响应C(t)的图像为图一。 图一 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由图像可得:ts=5.82,ess=0,tp=0.784 校正前单位阶跃响应MATLAB程序如下: num=[15]; den=[1 1 0]; sys=tf(num,den); sys1=feedback(sys,1); t=0:0.1:45; step(sys1,t) hold on grid hold off 2.2原系统的Bode图 对该系统进行分析,由MATLAB绘制BODE图,如图二。 图二 原系统的BODE图 a.确定各交接频率ω及斜率变化值 原开环传递函数由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组成。 惯性环节转折频率: 斜率减小20db/dec;? 积分环节最小交接频率: 开环增益为K=15,系统型别V=1。 b.绘制频段渐进特性曲线 低频段渐近线由决定。过点做一条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即为低频段的渐近线。在处,惯性环节将渐近线斜率由-20dB/dec变为-40dB/dec。 c.计算相角裕度 当K=15时,所以 所以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装置设计。 e.计算幅值裕度 有所以幅值裕度 该系统波特图的程序为: num=[15]; den=[1 1 0 ]; sys=tf(num,den); margin(sys) hold on grid hold off 2.3原系统的Nyquist曲线 A起点A(0+)=∞ ?(0+)=-90°B终点A(∞)=0??(∞)=-180°如图三所示。 图三 原系统Nyquist曲线 校正前系统的Nyquist曲线程序: num=[15]; den=[1 1 0]; sys=tf(num,den); nyquist(sys); hold on plot([-1],[0],o) gtext(-1) hold off 2.4原系统根轨迹 根轨迹图如图四所示。 图四 原系统根轨迹 由得,极点(0,-1),没有零点 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1,0] N-M=2,有两条分支线趋于无穷远出 渐近线:与实轴夹角 与实轴交点 分离点:,求出 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图程序: num=[15]; den=[1 1 0]; sys=tf(num,den); rlocus(sys) hold on plot([0],[0]) gtext(0) plot([-2],[0]) gtext(-2) plo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