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调节受损人员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调节受损人员的社区管理 西青医院 马健 WHO血糖指标图示 葡萄糖耐量:指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 糖调节受损: WHO:空腹血糖6.1~6.9mmol/L 或负荷后2 h 血糖7.8~11.0mmol/L 糖耐量受损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糖尿病家族史 超重与肥胖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过量进食 营养失衡 体力活动过少 糖耐量受损的危险因素 精神因素: 心理挫伤 长期抑郁 紧张 有妊娠糖尿病史 糖调节受损的诊断标准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耐量受损的“金标准”。 1、负荷后2h血糖是指口服75克葡萄糖后 2小时的静脉血糖。 2、儿童的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6.1mmol/L 餐后2h血糖7.8 mmol/L。 糖耐量受损的筛查(1) 筛查方法:推荐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糖耐量受损的筛查(2) 1.≥45岁者,特别是伴超重(BMI≥24)者 2.45岁者,如有其他危险因素: 肥胖(BMI≥28); 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 高危种族; 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HDL-C≤35mg/dl(0.91mmol/L)及TG≥250 mg/dl(2.75mmol/L);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BMI=体重(kg)/身高(m2) 对已确诊的糖耐量受损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包括一般的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尿常规、血流变检测等. (具体检查项目参照2010年《天津市社区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指南》第四章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规范的要求)。 确诊的糖调节受损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不能来站的应上门随访。 随访时应询问、查体、生活指导,随访时填写随访表,预约下次随访时间。 每年4次随访,间隔时间一般≦4个月。 随访内容 1)血糖和血压 2)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 3)询问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4)根据血糖,分类干预: ①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6.1 mmol/L, 负荷后2 h 血糖在7.8 mmol/L),预约下次随访时间。 ②血糖控制仍然异常者,药物干预,并随访。 5)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干预 行为干预 饮食调整 体重减轻 体力活动 药物干预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 效果略低于生活方式的干预 二甲双胍在年轻和肥胖者效果较好。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在一般人群 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 在重点人群 开展糖尿病筛查 在高危人群如糖调节受损、肥胖的患者中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当开展药物预防 * * 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2型糖尿病在成年人群中高度流行 Yang WY, et al. NEJM 2010;362:1090-101 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为9.7%,据此推算,我国9,240 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 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15.5%。 糖尿病患病率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 糖尿病 IGR 空腹血糖 (mmol/l) 75g OGTT2小时 血糖值(mmol/l) 7.0 6.1 7.8 11.1 正常糖耐量 IFG IGT IGR=IFG+IGT (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 参考:在诊断切点以上时,血糖水平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呈线性相关 Diabetes Care 1997;20:1183– 1197 FPG (mg/dl) 42- 87- 90- 93- 96- 98- 101- 104- 109- 120- 2hPG (mg/dl) 3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