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l/IHII///I,///lll,/ll/u/l191
19IiiH6/ll/
减阻剂对大鼠腹主动脉和后肢动脉
血流动力学及骨骼肌灌注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胡锋
指导教师:查道刚、刘伊丽
摘 要
目的:
1948年,英国科学家B.A.Toms在第一届国际流变学会上报导了一类特殊
000
可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平均分子量l 000道尔顿)可以在不影响流体粘滞
度的同时改善管道液体中湍流液体的流动阻力,即Toms现象(Toms
phenomenon)。这种具有降低流体阻力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被称为减阻剂
(Drag—reducing
用于石油、消防、灌溉、航海等领域的流体减阻。
近年来减阻剂在医学领域的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血液循环系统是由
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由心脏不停的跳动、
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这一系统与工业管道有许多相似之处,故
减阻剂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借鉴“工业减阻”的理论。国外关于减阻剂的
初步研究发现其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失血性休克等循环系统
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很重要的潜在价值。尽管如此,目前尚未见具体而系统的关
于减阻剂应用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的研究,尤其缺乏在体的量效
关系研究数据。此外,现阶段关于减阻剂在循环学领域的研究多基于正常动物
模型或冠脉缩窄模型,而减阻剂对外周动脉完全闭塞情况下缺血骨骼肌微循环
灌注的影响办未见报道。目自订国内关于减阻剂的医学应用研究尚属空白。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自制提纯减阻剂,并探讨不同剂量减阻剂对大鼠动
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及腹主动脉血流量、血流阻力的影响,初步评价减阻
剂的安全性及其量效关系,为国内减阻剂在医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方法学
指导。2、评价减阻剂对正常大鼠后肢骨骼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建立在体评价
减阻剂效能的实验模型。3、建立大鼠急性股动脉闭塞模型,评价减阻剂增加大
鼠急性缺血后肢侧支循环血供的可行性,为拓展减阻剂的医学应用领域奠定基
础。
方法:
第一部分、减阻剂的制备及其对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1、减阻剂的制备
oxide,PEO)是减阻剂的典型代表,它是环氧乙
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烷经多相催化丌环聚合而成,其短链结构已被FDA批准为药用辅料,故本实验
选用PEO溶液。精确称取10PEO,加入10ml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1000
mg
ppm(ppm为质量体积比的单位,1ppm=10击g/m1)的溶液。将配好的PEO溶
液装入分子截留量为50000Da的透析袋中,于生理盐水中透析24小时。用生理
寺{;=水将透析后的1000
ppm溶液稀释为1 ppm、50ppm三种浓度,存放
ppm、10
于4摄氏度冰箱备用。
2、监测减阻剂对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将iF常大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
PEO
只。以上各组治疗药物分别为lppmPEO溶液、lOppmPEO溶液、50ppm
溶液及生理盐水,各组给药速度均为5ml/Il、时间为20min。自给药自订即刻丌始,
监测大鼠腹主动脉血流量、股动、静脉压力、颈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心率,
连续观察至停药后20min。后肢循环阻力通过公式:阻力=(髂动脉压力一髂
静脉压力)/腹主动脉血流,即R=AP/Flow来估算。使用重复测量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动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相关性的分析.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病变相关性分析.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的Meta研究.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Slox-1与胆红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脑钠素检测的临床意义.pdf
- 急性红白血病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预后的分析.pdf
- 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塞48例临床研究.pdf
- 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pdf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与动脉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