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引 言 1
第一章 综述2
1.1 植物简介2
1.2 蝶形花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2
1.2.1 异黄酮类化合物2
1.2.2 黄酮类化合物9
1.2.3 皂苷类化合物 11
1.2.4 香豆素类化合物 12
1.2.5 挥发油类成分 13
1.2.6 氨基酸 13
1.2.7 微量元素 13
1.2.8 其他类化合物 14
1.3 药理作用 14
第二章 金雀花化学成分研究 18
2.1 实验部分 18
2.1.1 仪器与材料 18
2.1.2 提取与分离 18
1.3 波谱数据的测定及结构鉴定21
2.2 实验结果及讨论21
2.2.1 化合物的名称及结构21
2.2 典型化合物结构解析23
2.3 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25
第三章 金雀花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28
3.1 材料与方法28
3.1.1 试验材料28
3.1.2 试剂与仪器28
3.1.3 试验方法28
3.2 结果与分析29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29
3.2.2 甲醇提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32
3.3 结论32
第四章 结论、创新之处与展望 34
4.1 结论34
4.2 创新之处34
4.3 展望35
参考文献36
致 谢41
附 录42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2
附录2:部分化合物的波谱图43
摘要
苗药金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 Buch.),别名生血草、一颗血,
为蝶形花科金雀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兴仁县、兴义市、普安
县、毕节市、遵义市等地,生于1800 m 的山谷草地;云南、缅甸、
印度、斯里兰卡、印尼也有少量分布。该药材性酸、涩、温,具有补
肾壮阳、节骨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阳萎、创伤出血、跌打骨
折、外伤发热、水肿、瘰伤等。贵州省苗族民间用金雀花治疗各种毒
疮,具有独特的疗效。
本文对金雀花正丁醇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乙酰化衍
生、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化学分离,采用
1 13
EI-MS ,ESI-MS,HNMR , CNMR,DEPT 等波谱技术等手段,结
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
金雀花的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得到9 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
( Ⅰ),1-三十烷醇( Ⅱ ),美迪紫檀素( Ⅲ ),车轴草醇( Ⅳ ) ,新植
二烯( Ⅴ ),芒柄花苷( Ⅵ ) ,3, 6-二甲氧基-5-羟基异黄酮-7-O-β-D-
葡萄糖苷( Ⅶ ) ,阿佛洛莫生-7-O-β -D-葡萄糖苷( Ⅷ ) ,芒柄花素 ( Ⅸ),
均为首次从金雀花植物中分离得到。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金雀花中异黄酮提取工艺中
提取溶剂类型、提取剂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影
响异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探讨,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
条件下金雀花异黄酮的含量。确定金雀花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为:甲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90 ℃,料液比为1:40,提取2次,
I
每次2 h ,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金雀花总异黄酮的得率为2.38% 。
关键词:金雀花;化学成分;波谱解析;异黄酮;得率
II
Abstract
The Parochetus communis Buch. hav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成年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腺苷受体机制.pdf
-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发育大鼠心脏钙稳态的作用及细胞和分子机制.pdf
-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血管机制.pdf
- 慢性脑供血不足痰热证的病因病机探讨与临床调研.pdf
- 慢性脑缺血中医证候规范化的分析.pdf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及其和HP、病理分级关系分析.pdf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与预后.pdf
- 慢性肾衰竭大鼠颈-股动脉脉博波速率和Ⅰ型胶原的关系.pdf
- 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弹性功能和MMP-2表达关系分析.pdf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中医证型的关系的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