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制品资料.ppt

一、多肽的结构和肽键的结构特点 1,结构 一个分子α-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分子α-氨基酸的氨基之间脱水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所得到的化合物称为肽,最简单的肽是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称为二肽,其中含有一个肽键。 2,分类:a,寡肽或低聚肽 b,多肽(十一肽以上)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形式: 多肽链 (…NHCHCONHCHCO…) 多肽链的方向性:从N末端指向C末端。 二、蛋白质的代谢可以用氮平衡表示 摄入食物的含氮量与排泄物中的含氮量之间的关系。 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成人) 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儿童、孕妇) 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 氮平衡的意义 可以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 常用的蛋白质的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 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定含氮量乘以6.25来估算蛋白质的含量 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6% 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生产方法 一、蛋白质类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一)材料选择 蛋白质类药物的原料来源有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等,原则是要选择富含所需蛋白质、多肽成分的、易于获得和易于提取的无害生物材料。 ? 对天然蛋白质类药物,为提高质量、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对原料的种属、发育阶段、生物状态、来源、解剖部位、生物技术产品的宿主菌或细胞都有一定的要求,了解这可使分离纯化工作事半功倍。 多肽药物的制备 一、概述 活性多肽是生化药物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生物体内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从内分泌腺、组织器官、分泌细胞和体液中产生或获得的。 定义:以多肽激素和多肽类生长调节因子为主的一大类内源性活性物质 降钙素(Calcitonin, CT) (1)结构和性质 降钙素是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降钙素肽链的脯氨酸端与生物活性有密切的关系,去掉脯氨酸则失活。 降钙素在人及哺乳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和肾上腺等组织中,鱼类则在鲑、鳗、鳟等的终鳃体里含量较多。各种不同动物来源的降钙素,氨基酸排列顺序有些差异。 作用与用途 降钙素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血钙。由于降钙素有抑制破骨细胞活力的作用,所以能抑制骨盐的溶解吸收,从而阻止钙从骨中释出。 血钙高可促使降钙素分泌增加,使血钙降低,血钙低时可促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而使血钙升高,两者互相制约,共同维持血钙平衡 蛋白质类药物 主要蛋白质类药物有以下几类: 1、蛋白质激素 2、血浆蛋白质 3、蛋白质类细胞生长调节因子 4、粘蛋白 5、胶原蛋白 6、碱性蛋白质 7、蛋白酶抑制剂 8、植物凝集素 胰岛素(Insrlin) 胰岛素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胰脏中,正常人的胰脏约含有200万个胰岛,胰岛由α-、β-和δ-三种细胞组成,其中β-细胞制造胰岛素,α-细胞制造胰高血糖素和胰抗脂肝素,δ-细胞制造生长激素抑制因子。胰岛素在β-细胞中开始时是以活性很弱的前体胰岛素原存在的,进而分解为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 结构 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 不同种属动物的胰岛素分子结构大致相同,主要差别在B链C末端人的是苏氨酸,猪的是丙氨酸,抗原性比其他来源的胰岛素要低。 胰岛素的性质: (1) 牛胰岛素的分子量为5733,猪为5764,人为5784胰岛素的pI为5.30~5.35。 胰岛素在pH4.5~6.5范围内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在80%以下乙醇或丙酮中溶解;在90%以上乙醇或80%以上丙酮中难溶;在乙醚中不溶。 在高浓度锌的溶液中,pH6~8时胰岛素溶解度急剧下降 。 (2) 胰岛素在弱酸下或混悬在中性缓冲液中稳定。 1,1型糖尿病患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完全破坏,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该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就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在1921年胰岛素被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都死于酮症酸中毒性昏迷。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首要的是用来救命,然后才是用它来治病,即通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  2、“久病”的患者   2型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体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二是对胰岛素不敏感而使胰岛素相对缺乏。由于体内尚能分泌胰岛素,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不会因为不使用胰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