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影响资料.ppt
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一、禽流感病毒 1.病原学特性 禽流感病毒具有甲型抗原,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依据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分为若干亚型。 目前有15种HA(H1-15);有9种NA(N1-9)。 禽流感病毒按其致病性分三类 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的禽流感都是由H5和H7引起的。 对热的抵抗力较低。60℃10min,70℃ 2min即可致弱。 普通消毒剂能很快将其杀死。 低温冻干或甘油保存可使病毒存活多年。 2.污染来源与途径 家禽及其尸体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染源。 肌肉、内脏、蛋中可检出大量的禽流感病毒。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传染。 吸血昆虫也可传播病毒。 3.污染食品的危害 人因食用禽类食品而被禽流感病毒感染。 潜伏期一般3~5d。 多表现出感冒症状。 严重者可引起内脏出血、坏死,造成机体功能降低。 若被细菌感染,有死亡的危险。 禽流感 通常是指由高致病性H5和H7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烈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 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不明; 甲型H1N1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若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一、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二、口蹄疫病毒 1 污染来源与途径 患病或带毒的牛、羊、猪等偶蹄动物是主要传播源。 发病初期排毒量大,毒力最强,传染性最高。 破溃的水疱、唾液、粪尿、乳和呼出的气体将大量病毒排向外界。 2 污染食品的危害 人接触染毒的动物或食用污染的食品而发病。 潜伏期一般为2~8d。 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唇、舌、齿龈及咽部出现水疱。 手指间、足趾间、鼻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