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历史教材复习课件3.ppt
家;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进行了工业革命,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事落后,仓促应战。(8分) (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6分) (3)甲午战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人民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掀起爱国救亡运动;等等。(6分) [答案]????(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化国 第三单元 第7讲 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俄皇加冕,充专使致贺,兼聘德、法、英、美诸国。二十二年正月,陛辞,上念垂老远行,命其子经方、经述侍行。外人夙仰鸿章威望,所至礼遇逾等,至称为东方毕士马克。与俄议新约,由俄使经总署订定,世传“中俄密约”。七月,回京复命。两宫召见,慰劳有加,命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清史稿·李鸿章》 第三单元 第7讲 自鸣得意,还在俾斯麦面前刻意提到这一点。在俾斯麦本人眼里,李鸿章不过是他会见过的诸多外国政要之一。……俾斯麦对李鸿章也不是那么重视,在回答完李鸿章三个问题后,他觉得礼节已到,就转过头去与德国驻清国大使聊了起来,把李鸿章晾在一边。 ——许述、孙文广《1896:李鸿章出洋》 材料三 李鸿章在德国的那些天,整个柏林为之兴奋。这个前直隶总督权力大得很,要为刚刚被日本人打败的中国军队配备武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一份大订单!德国《Kladdera-datsch》和《Ulk》两份报纸轮番出漫画,《Kladderadatsch》 材料二 在西方,李鸿章有“东方俾斯麦”之称,李鸿章为此 第三单元 第7讲 上:李鸿章坐在由一大堆工厂烟囱放出的烟云上,戴着插了孔雀毛的帽子,头上还挂了一圈只有基督教圣贤才有的光环,脚下是一堆堆钱袋。这边的山头上,裸体的古罗马商神梅屈尔,沐浴着也变成钱袋的太阳光,正引领着欧洲人民走向争取订单的战场,打仗是梅屈尔的专长。走在最前面的是法国和德国,一个手里拿着火药,另一个拿着最新型的装甲舰;跟在后面的是奥地利、俄罗斯和英国,提了一篮商品;再后面西班牙手里是一只巨大的哈瓦那雪茄;意大利则拿了一包通心粉。漫画的解说词是这样一句:“东方的敌人来了,欧洲人民,拿起武器准备战斗!把你们最珍贵的商品卖给他!” ——边芹《忧愁是我们的记忆 寻找李鸿章》 第三单元 第7讲 (1)对比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者有何不同。你认为把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有道理吗?原因是什么?(14分) (2)材料三中,欧洲人为什么对李鸿章的来访充满期待?他们这种期待有没有依据?(6分) [答案]????(1)材料一对李鸿章访俄评价甚高,认为李鸿章因出访成功而获得“东方俾斯麦”的称号;材料二认为李鸿章在出访前已经获得“东方俾斯麦”称号,且对访问过程的叙述比材料一平实。(6分) 有道理。因为他们二人都曾是他们各自国家的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第三单元 第7讲 没有道理。欧洲俾斯麦实现德国的统一,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李鸿章主政时期中国日衰,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分,任选一种观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欧洲人期待李鸿章的到来能够采购欧洲的工业品和军工产品,主要是经济期待。(3分) 依据:清政府曾经在洋务运动期间从欧洲,尤其是从德国购置 了大量船炮。(3分) 第三单元 第7讲 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 第三单元 第7讲 第三单元 第7讲 后开始的。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反思中“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的“学了西方”指的是洋务运动,其失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所以,第二次反思是从甲午中日战争 第三单元 第7讲 第三单元 第7讲 战争 条约 列强获 取的权益 社会性 质变化 侵华 特征 一、近代西方列强是怎样侵华的?其侵华特征如何? 核心突围 技能聚合 第三单元 第7讲 第三单元 第7讲 鸦片 战争 《南京 条约》 (1)政治:割占领土、侵犯司法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外交。 (2)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