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壳侧支撑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__花隔板换热器的实验的研究.pdfVIP

一种新型壳侧支撑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__花隔板换热器的实验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新型壳侧支撑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__花隔板换热器的实验的研究.pdf

一种新型壳侧支撑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1 ――花隔板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1 2 1 李炜炜 ,赖学江 ,黄素逸 1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05) E-mail:hust_xyz@163.com 摘 要:本文提出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支撑结构的一种新形式――花隔板。为研究花隔板换热 器的换热和流阻性能,利用相似原理进行相关实验,得到花隔板换热器的换热准则关系式和 流动阻力准则关系式。与传统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比较,花隔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K/∆p 提高 10 %~30 %。 关键词:花隔板换热器,折流板换热器,传热,流动阻力,准则关系式 中图分类号:TK172 1.引言 管壳式换热器是各类换热器中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对其强化传热的研究也 一直在进行。在管侧换热性能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的情况下,提高壳侧的换热性能对于换热器 总传热系数的提高则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壳侧支撑结构因其在作为管束支撑物的同时又兼 有强化换热的作用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多数壳侧强化换热研究都侧重于壳侧支撑结构 的改进和创新。 从最初的折流板,到70 年代出现的折流杆,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螺旋折流板、异型孔板 等一系列新型壳侧支撑结构,都在围绕着壳侧强化换热这一课题进行,而且还在继续。折流 板是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壳侧支撑结构,其特点是使流体横掠管束以提高壳侧换热系 数,但同时也将使流动阻力增加,并伴随有流体诱导振动发生,导致换热管磨损甚至断裂。 折流杆的特点则是使流体由横掠管束改为纵掠管束,但由于折流杆对流体的扰动作用,壳侧 换热过程也得到强化,同时由于流体纵向流动,流动阻力大为减小,流体诱导振动及对换热 管的破坏作用等危害得到改善,其缺点是折流栅和折流笼的制造和安装比较麻烦。螺旋折流 板变完全纵向流动为螺旋形流动,这样既可以避免传统垂直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中出现的流动 死区,又可借助于旋流强化壳侧的换热,但是螺旋折流板的制造及安装比较困难。 花隔板是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黄素逸教授等人在整圆形隔板的基础上提 出的一种新型壳侧支撑结构。所谓花隔板(图1),即只在圆形隔板的四个象限的某一象限 或两个象限(最多三个象限)上开有管孔,作为管束支撑,而未开管孔的象限则是空的,或 钻有很大的孔,作为流体的通道。花隔板交替布置,相邻两块隔板的空缺部分相差一个相同 的角度,即后一块隔板相对于前一块隔板绕中心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此角度 可以是 30°,60°或 90°等,如此往复(图 2 )。本实验旋转角度为90° 。这样的结构就可以 1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小扰动强化传热研究)基金资助 - 1 - 使流体在纵向流动的同时发生偏转以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既能强化 换热,又简化了换热器的制造。 图1 花隔板示意图 图2 花隔板换热器内部布置示意图 [1] 本文利用相似原理 对花隔板换热器和传统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实验研究,得到花 隔板换热器的换热准则关系式和流阻准则关系式,并与传统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 进行比较。 2 .实验介绍 2.1 实验原理 总传热系数计算公式:[1] 1 k 1 d 1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