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变有利于结构构件产生内(应)力重分布,降低结构的受力(如支座不均匀沉降),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的温度应力,受拉徐变可延缓收缩裂缝的出现。 与混凝土的收缩一样,徐变也与时间有关。因此,在测定混凝土的徐变时,应同批浇筑同样尺寸不受荷的试件,在同样环境下同时量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从徐变试件的变形中扣除对比的收缩试件的变形,才可得到徐变变形。 徐变系数 (Creep Coefficient ) 徐变与混凝土持续应力大小有密切关系,应力越大徐变也越大; 混凝土加载龄期越长,徐变越小; 水泥含量越大,徐变越大; 骨料弹性模量高、级配好,徐变就小; 干燥失水及高温环境,徐变大; 高强混凝土徐变小。 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因素 产生徐变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凝胶体和内部微裂缝的扩展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实质是接触面上的剪应力,按其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弯曲粘结应力和局部粘结应力。 弯曲粘结应力 弯曲粘结应力的分布形式与弯距有关 粘结破坏的机理 胶结力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粘结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越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也越高; 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较薄时,其粘结力降低,并在保护层最薄弱 位置容易出现劈裂裂缝,促使粘结力提早破坏; 钢筋表面形状:带肋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力较 好,破坏时粘结强度大;光面钢筋的粘结强度则较小,所 以要在钢筋端部做成弯钩,可以增加其拔出力; 横向压应力:如支座处的反力作用在钢筋锚固端,增大了摩阻力,有利 于粘结锚固。 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采用棱柱体试件测定,用符号fc表示,它比较接近实际构件中混凝土的受压情况。棱柱体试件高宽比一般为h/b=3~4,我国通常取150mm×150mm×450mm的棱柱体试件,也常用100×100×300试件。 棱柱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立方抗压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 《规范》对小于C50级的混凝土取k=0.76,对C80取k=0.82,其间按线性插值。 对于同一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小于立方体抗压强度。 轴心抗拉强度 也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用符号 ft 表示。 混凝土构件开裂、裂缝、变形,以及受剪、受扭、受冲切等的承载力均与抗拉强度有关。 拉 压 压 劈拉试验 a P P 由于轴心受拉试验对中困难,也常常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劈拉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轴心抗拉与立方抗压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规范》规定材料强度的标准值 fk 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立方体强度标准值即为混凝土强度等级fcu。《规范》在确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时,假定它们的变异系数与立方体强度的变异系数相同,利用与立方体强度平均值的换算关系,便可按上式计算得到。 同时,《规范》考虑到试件与实际结构的差异以及高强混凝土的脆性特征,对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还采用了以下两个折减系数: ⑴ 结构中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试件强度的比值,取0.88; ⑵ 脆性折减系数,对C40取1.0,对C80取0.87,中间按线性规律变化 [例] fcu=30MPa, d =0.12, fcu,m=fcu/(1-1.645d) fc,m=0.76fcu,m fc,k=fc,m(1-1.645d)×0.88×1.0 =0.76fcu×0.88 ×1.0 =20.06MPa 混凝土的变形 单轴(单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Stress- strain Relationship 混凝土单轴受力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反映了混凝土受力全过程的重要力学特征,是分析混凝土构件应力、建立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理论的必要依据,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非线性分析的基础。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常采用棱柱体试件来测定。 在普通试验机上采用等应力速度加载,达到轴心抗压强度fc时,试验机中集聚的弹性应变能大于试件所能吸收的应变能,会导致试件产生突然脆性破坏,只能测得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 采用等应变速度加载,或在试件旁附设高弹性元件与试件一同受压,以吸收试验机内集聚的应变能,可以测得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 混凝土的破坏机理 A点以前,微裂缝没有明显发展,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近似直线。A点应力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加,对普通强度混凝土sA约为 (0.3~0.4)fc ,对高强混凝土sA可达(0.5~0.7)fc 到达B点以后,混凝土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应力-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