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舱口盖制作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舱口盖检验 舱口盖试箱 舱口盖吊装检验 四、舱口盖检验标准 舱口盖外观检验 舱口盖精度和尺寸检验 舱口盖火工标准 舱盖结构尺寸公差 舱盖翻身后,舱盖外围结构线、舱盖中心线要标注在顶板上(敲上样冲点)以便测量与舱盖附件的安装 舱盖火工前各项测量尺寸记录、对比、分析。 舱盖尺寸通用标准:L公差±5mm,B公差±10mm,D 公差±10mm 舱盖中心线及相邻两舱盖要有舱盖安装定位标记,以便上船舱盖定位方便。 舱盖整舱合配时,一定要保证整舱舱盖水平(公差±2mm) 舱盖铰链与滚轮尺寸公差 定位前舱盖水平要调整在2mm以内 所有舱盖端铰链、折叠铰链、滚轮定位时,装配间隙<1.5mm,尺寸公差在图纸要求范围内。 所有舱盖端铰链、折叠铰链、滚轮间的对角线公差保证在5mm以内。 所有舱盖端铰链、折叠铰链、滚轮装配定位后,班组长确认,QC检查后方可施焊。 端铰链焊缝要求UT100%,焊前预热180度,派专职焊工焊接。 在安装和焊接此部件时注意铰链的轴孔及滚轮的保护,防止焊渣及飞溅进入铰链和滚轮。 焊接后测量各部件尺寸是否因焊接变形超出公差范围,如有超差应重新调整。 ± ±3mm L2、L4±5mm 舱盖合拢缝制作要点 舱盖合配时一定要保证舱盖在同一个水平面。 舱盖合配时,相邻两舱盖应拉开500mm间距,安装橡皮压条(不锈钢扁钢)及合拢缝其他结构。 安装橡皮压条时,必须拉钢丝安装,保证其压条的直线度(公差±5mm),压条与橡皮槽的间隙(37±2),装配后QC检查确认方可施焊。 焊后每隔500mm测量橡皮压条与橡皮槽的间隙并做好记录,以便上船安装时测量橡皮压缩量。 舱盖滚轮安装公差 舱盖水平调整好后,安装滚轮在舱盖上划出舱盖中心到滚轮的外边缘理论线(横向定位尺寸),再划出舱盖理论结构线到滚轮中心线(纵向定位尺寸)。 将滚轮中心与上述划出的十字点重合,再调整滚轮的水平高度(N±2mm)。 装配后QC检查滚轮中心与折叠铰链中心的尺寸(公差±3mm),与折叠铰链中心的对角线尺寸(公差±5mm),及图纸要求的其他尺寸后,确认无误后方可施焊。 装配工要专人安装滚轮,保证装配间隙<1.5mm,并做好安装前后的各项尺寸测量记录。 舱盖整体公差、滚轮、铰链安装公差 滚轮 折叠铰链 端铰链 主纵向基准面 水平基准面 中间铰链同轴度公差 铰链眼板轴孔中心必须在同一直线 保证各个眼板平行度及垂直度 眼板间隙在公差范围内 参考坐标系 眼板与参考坐标系最大倾斜度 TOL2≤5/1000 舱盖支撑块承重块安装公差 支撑块和承重块可以在小组立制作部件时安装定位,待大组立最后调整后焊接。 支撑块和承重块水平公差N±2mm. 支撑块和承重块横向倾斜公差TOL1≤5/1000,纵向倾斜公差TOL2≤3/1000。 焊接后注意支撑板和承重板平整度,如有超差及时调整(火工或重新安装)。 TOL1≤5/1000 TOL2≤3/1000 角度90 舱盖箱脚安装公差 舱盖箱脚安装要在火工后进行,以保证箱脚的水平在公差(h±4mm)范围内。 舱盖在安装箱脚时,要同一个舱划线以便保证相邻两舱盖箱位尺寸。 箱脚安装时要与舱盖内部加强对位。 箱脚装配后,QC检查箱位尺寸及箱脚水平,确认后方可施焊。 公差± 4mm 箱脚水平公差 集装箱标号 舱盖折叠实验 舱盖折叠实验是模拟舱盖在舱盖口围上开启的状态,也是检查舱盖端铰链、折叠铰链与滚轮的各项尺寸 首先要保证底部舱盖的水平,吊运顶部舱盖使其舱盖中心大致对位,穿入折叠铰链的轴,抬高顶部端铰链的大致高度。而后在精细调整折叠铰链眼板的间隙公差(±2mm)测量端铰链与滚轮的水平距离和端铰链与滚轮水平高度。 所有的数据都要在图纸公差范围内,如有超差要及时调整,以保证最终的数据,QC检查确认。 铰链眼板两侧间隙必须相同(±2mm) ZF1、XF1公差±2mm 舱盖折叠后的水平公差及垂直公差 背部加热 作业方法 所有背部加热要在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P.E作业完了后用火焰在焊接的背面来加热 ,最佳加热温度是600 ~ 700度. 加热位置 加热范围 收缩变形 *加热不能超过板厚的2/3 *加热超过板厚度 区 分 标 准 温 度 备 注 .抗拉强度50㎏/㎜2级 高拉力普通钢 加热后立即水冷却 650℃以下 ? 加热后空气冷却 900℃以下 ? 加热后空气冷却后水冷却 900℃以下 (温度500℃以下后 开始水冷却) ? .抗拉强度50㎏/㎜2级 高拉力TMCP钢 AH, DH (含碳量≤0.36﹪) 加热后立即水冷或空冷 1000℃以下 尽可能要反复 3次以内 .抗拉强度50㎏/㎜2级 高拉力TMCP钢 EH (含碳量≤0.36﹪) 加热后立即水冷或空冷 900℃以下 尽可能要反复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