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略例》校及王好古阴证思想研究.pdfVIP

《阴证略例》校及王好古阴证思想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证略例》校及王好古阴证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阴证略例》校勘及王好古阴证思想研究 摘 要 王好古(约公元1200^1308年),字进之,晚号海藏老人。 金TGO寸赵少}卜(今河北赵县)人,衫哑于晋州 (今山西太原)。 自幼熟读经史,曾举进士不第。宋、金、元之间连年争战,天 灾频仍,疾病流行,他立志学医,以便拯救百姓。他20多岁 从师于易州名医张元素(与李东垣同窗,但年少于李氏20岁) 掌握了朋腑辨证及用药方法,元素段,又师事李呆,尽得其传, 是易水学派的一个中坚人物。 他学成后,在家乡一带行医,名震乡里。金章宗泰和年间, 蒙古兵南下攻金,为避兵灾,王好古从河AA移河南。好古除 为兵将治病外,潜心研究,于1231年完成 医《垒元戎》十二 卷。公元1234年金灭,河北局势相R巾隐定,王好古返回赵少鲜, 任赵州教授,并兼提举管内医学。王好古一生孜孜不倦,.W占 毕生研究医NJILL碍,撰写了 伊《尹汤液仲景广为大法》四卷、 阴《证略例》一卷、汤《液本草》三卷、此《事难知》二卷,瘫《 沦萃英》一卷,另有 钱《氏补遗》、医《家大法》、活《人节要歌》、 三《备集》、标《本论》、伤《寒辨惑论》、伶《影羊辨》、十《二经 药图》、辨《守真论》、刁《以L吊论》等2。余部著述见Tie载。 《阴证略例》剥也的代表作之尸,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的著作。王好古有鉴于一般研究 伤《寒论》者,多详于三阳证, 略于三阴证,故撰写成 阴《证略例》。全文一方面采掇前人的 学说,如岐伯、扁鹊、仲景、叔和、卓阶氏和、洁占等人的有关 中文摘要 阴证论述,另一方面根据本人的见解加以评述,对阴证作了较 全面的阐发,书末附有临证治验。此书为中医研究 “阴证”的 一翻1专书,不但对现代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就其收载之富而 言,也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学价值。所以说,对王好古学术思 想及其代表作 《阴证略例》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阴证略例》有多种版木。最Yr-收入 济《生拔萃》,侧AJ 录要义,非全文。山陆心源将其全文刊入 十《万卷楼丛书》。 后又多次被收编在 三《三医书》、《中国医学大成》等丛书、类 书中。 木课题 阴《证略例》的校勘研究,是以 十《万卷楼丛书》 为底本,主要以元代杜思敬 济《生拔萃》本为对校木,1澎二封进 行校勘,力求完整、准确的再现工氏原著。两版本主要差异表 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十《万卷楼丛书》本记载的部分内容,济《生拔萃》 木无。因 济《生拔萃》本为一纲要,难免有记载不全的内容。 第二,济《生拔萃》本记载的部分内容,((-I万卷楼丛书》 本无。因 阴《证略例》Ufz易稿,流传后世,后人传主r漏或 内容遗漏均可导致 十《万卷楼丛书》本无 济《生拔萃》本月袱己 载的部分内容,为重现原文原貌,应据 济《生拔萃》本补遗。 第三,两版本内容相同 ti为I回 不同。可能为后人亥1j吴 所致或翻刻者有意为之。分别进行分析,后人刻误给予调捆顶 序:翻刻者有意为之,分析作者意图。 第四,对同一内容,两版本论述不同,对文意并无大碍。 通过校勘,力求精确。 第五,对同一内容,两版本论述不同,对原文有大碍者, 逐一给予校勘,修正。 中文摘要 通过对 阴《证略例》内容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王好古阴 证学术思想。在王好古之前,历代医家从不同方面深人研究伤《 寒沦》关于阴证的证治,或在理论方面给以注解、整理141 一步加以发挥;或从临床方面结合某-证候阐述,进 步探讨 诊治。巨好古在急结前人基础上,重视对伤寒阴证的研究,补 前人之不备。他认为 “伤寒,人之大疾也,其候最急,而阴证 毒为尤渗,阳则易辨而易治,阴则难辨而难治。若夫阳证,热 深而厥,不为难辨;阴候寒盛,外热反多,非若四逆胰 欲 绝易辨也。至于脉鼓击有力,加阳脉数倍,内伏太阴,发烦躁 欲坐井中,此世之所未喻也。予恐期吴,不只思十余年,盖考自 岐伯,迄今洁古老人,掇其精要,附以己说,厘为三十余条, 有证有药,有论礁浮淬,名之曰 《阴证略例》,将浸以传,以昭 后学,且与天下」P主之君子共之”,即为了防止后人误诊、误 治,王好古著成

文档评论(0)

canggu80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