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雾化器的作用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雾化器的作用 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定向压强,使液体表面隆起,在隆起的液面周围发生空化作用,使液体雾化成小分子的气雾,目前使用的雾化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超声波雾化器,一种是压缩雾化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雾化器的作用,以及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小编力荐】?胎心仪对宝宝有影响吗?头部按摩器哪个牌子好?万年青跑步机怎么样
雾化器的作用
雾化器主要用于耳鼻喉科,将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雾化器的作用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
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超声雾化器的喷雾器对雾粒无选择性同,所以产生的药物颗粒大部分仅能沉积在口腔、喉部等上呼吸道,而且由于肺部的沉积量很少,不能有效治疗下呼吸道疾病。
雾化器的作用是什么
同时,由于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雾化快,导致患者吸入过多的水蒸气,使呼吸道湿化,呼吸道内原先部分堵塞支气管的干稠分泌物吸收水分后膨胀,加大呼吸道阻力,可能会产生缺氧现象,且超声波雾化器会使药液结成水珠挂在内腔壁上,对下呼吸道疾病效果不佳,对药物需求量大,造成浪费的现象。
雾化器的优点
1、高效无油活塞式压缩机,雾化时不需冷却水、日常免维护、操作更简单方便。原药雾化,不需稀释,临床效果好。几乎没有药物残留量,药物利用率高。
雾化器有用吗
2、操作使用更方便,产品备有2米气管一根,活动余地大,坐、躺都能用,雾化组件轻巧,佩戴、手扶方便。
3、雾化使用原药雾化,在相对的治疗时间内吸入的雾化量适宜,不易造成气管内壁粘膜发涨,造成气管堵塞,雾化的颗粒超细,并且不易碰撞结合,人体吸入舒适,而且能进入支气管、肺部等气管,临床效果极佳,特适宜下呼吸道疾病治疗。
4、.纯机械性产品,故障率极低,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一般正常使用5-10年。
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雾化器怎么用
1.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液面高度约3cm要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3.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批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4.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开关自左向右旋,分3档,大档雾量每分钟为3ml,中档每分钟为2ml,小档每分钟为1ml),一般用中档。
5.病人吸气时,将面罩覆于口鼻部,呼气时启开。或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其紧闭口唇深吸气。
6.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60℃,可调换冷蒸馏水,换水时要关闭机器。
雾化器使用方法
7.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药量,但不必关机,只要从盖上小孔向内注入即可。一般每次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易损坏。整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擦干水槽。
总结:以上就是土拨鼠装修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雾化器的作用,雾化器的使用方法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雾化器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拨鼠装修网。
文章出自:土拨鼠装修网——雾化器的作用 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article/2014-10-22/115845.ht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