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比例尺.ppt
* (2)数据传输 用数据通讯线连接电子手薄和计算机,把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每次观测的数据要及时传输,避免数据丢失。 * * (3)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转换和数据计算。 数据处理是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检查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把野外采集到的数据编码,使测量数据转化成绘图系统所需的编码格式。 数据计算是针对地貌关系的,当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生成平面图形、建立图形文件、绘制等高线。 编辑、整理经数据处理后所生成的图形数据文件,对照外业草图,修改整饰(交互式编辑)新生成的地形图,补测重测存在漏测或测错的地方。 * * (4)成图输出 交互式编辑加注高程、注记等,进行图幅整饰,最后成图输出。输出方式有绘图仪打印输出,磁盘、光盘等多种介质输出,其它通用数据交换格式输出(如DWG、DXF等)。 * 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质量要求 1、基本要求 平面坐标系应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为大地基准的高斯直角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点位精度符合相应国家规范要求。如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0.6mm;高程精度在平地和丘陵区±0.4m等。 2、质量要求 (1)数据说明:产品名称和范围,存储情况,数学基础,采用标准,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分层,产品生产、检验,归属说明以及备注等。 (2)数学基础 (3)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l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 (4)位置精度 包括地形点、控制点、图廓点和格网点的平面精度、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的高程精度、形状保真度、接边精度等。 (5)属性精度 描述每个地形要素特征的各种数据,如建筑物结构、楼层。 (6)逻辑一致性、完备性 逻辑一致性:各要素相对位置关系正确,能正确反映各要素分布特征及密度特征。线段相交,无悬挂或过头现象,面状区域必须封闭等。 逻辑完备性:各要素无遗漏重复,数据分层正确,各种注记完整,指示明确。 采用模拟显示时,线画光滑、自然、清晰、无抖动、重复等现象。符号符合图式规范规定。注记尽量不压盖地物,字体字向字大等符合规范规定。 * * * 7、境界测绘 (1)境界的测绘,图上应正确反映境界的类别、等级、位置以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2)县(区、旗)和县以上境界应根据勘界协议、有关文件准确清楚地绘出,界桩、界标应测坐标展绘。乡、镇和乡级以上国营农、林、牧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界线按需要测绘。 (3)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只绘高一级境界符号。 * 8、地貌和土质的测绘 (1)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2)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蚀地貌、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3)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以适当取舍。 (4)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当1:2000比例尺测图梯田坎过密,两坎间距在图上小于5mm时,可适当取舍。梯田坎比较缓且范围较大时,可用等高线表示。 * (5)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坡、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6)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表示。 9、植被的测绘 (1)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对耕地、园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制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2) 旱地包括种植小麦、杂粮、棉花、烟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应加注品种名称。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灌”、“滴灌”等。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 (3)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应用双线表示,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 10、注记 (1)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 (2)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2~3cm。 (3)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4)城市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