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技术条件-20140710资料.doc

3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技术条件-20140710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暂行技术条件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组成和功能 2 5. 技术要求 3 6. 安装 5 7. 检验方法 5 8. 检验规则 7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10. 功能扩展 9 前 言 为提高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构建电气化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以下简称3C装置)是6C系统的组成部分。 3C装置安装在运营动车组或电力机车上,实现对接触网的动态检测,检测结果用于指导接触网维修。 为了规范和统一3C装置的组成与功能、技术要求、安装和试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及其应用效果,特制定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条件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王保国、王祖峰、李志峰、张克永、孟葳、韩通新、刘会平、吴积钦。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的术语和定义、组成及功能、技术要求、安装、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以及功能扩展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6C系统的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1413.1-2008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GB/T 21413.1-2008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 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 21563-200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TB 10758-2010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T 1335-1996 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TB/T 1484-2001 铁路机车车辆电缆 TB/T 1677-1997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术语 TB 3271-2011 铁路应用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准则 EN 50317-2002 铁路应用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相互作用的测量要求与确认 铁运【2012】136号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TB/T 1677-199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受电弓 pantograph 从一条或多条接触线集取电流的装置,由弓头、框架、底架和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3.2 接触网 overhead contact line equipment 通过受电弓供给机车/动车组电能的架空导线系统,主要由支柱、基础、支持结构及接触悬挂等组成。 3.3 接触悬挂 overhead contact line 接触网中的悬挂部分,主要由承力索、接触线、吊弦、补偿装置、悬挂零件及中心锚结等组成。 3.4 接触线 contact wire 架空接触悬挂中同受流装置直接接触的导线。 3.5 承力索 catenary/messenger wire 直接或间接地悬吊单根或多根接触线的纵向线索。 3.6 接触网几何参数 contact wire geometry 表征接触网所处空间位置特征的参数,主要包含接触线高度、坡度、横向偏移、相对位置等。 3.7 接触线高度 contact wire height 接触线底面至轨面连线的垂直距离。 3.8 硬点 hard spot 接触线底面不平顺或接触线铅垂弹性突变的点。 注:在接触网检测中,通常用受电弓滑板滑行时受到的垂直方向上加速度最大值来表示硬点。 3.9 拉出值 stagger 接触线在定位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