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听力筛查进展(太原).ppt
新生儿听力筛查进展 背景: 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会(The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JCIH)Position Statement 1971~ Position Statement 2007 的历程 我国【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2004~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2009(草案) 】的发展 The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会组建于 1969 年,由听力师、耳鼻喉科医生、儿科医生、护士组成,由 American Speech Language Hearing Association (ASHA)、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laryngology (AAOO) 、 及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发起。任务有两个: 听力损失早期鉴定,确定听力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筛查 其活动通过 position statements 的形式发表,指导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JCIH Position Statement 1971 JCIH Position Statement 1973 JCIH Position Statement 1982 JCIH Position Statement 1990 JCIH Position Statment 1994 JCIH Position Statement 2000 JCIH Position Statement 2007 1999年由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委“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 2002年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管理办法规定,推行普遍筛查三种疾病: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② 苯丙酮尿症;③ 听力障碍 2004年卫生部发布“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范”,并出版“新生儿听力筛查培训教材”,我国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是与 JCIH 2000年position statements接轨 制定的 2007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委员会的形势声明 目标性听力损失(targeted hearing loss)的定义: 从先天性双侧永久性(congenital permanent bilatera1)、单侧感音性(unilateral sensory)、或永久性传导性听力损失(permanent conductive hearing loss)扩展为包含NICU 入住婴幼儿的神经性听力损失(neural hearing loss)(例如,“听神经病/同步不良? ‘auditory neuropathy/dyssynchrony”)的听力损失。 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五稿) 目标性听力损失的定义为先天性、永久性双侧或单侧,感音神经性、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语频区(500、1000、2000、4000Hz)听力损失平均大于30dB HL(包含入住NICU的婴幼儿神经性听力损失,例如,“听神经病/听神经同步不良”) 新生儿听力筛查两种策略 有高危因素的筛查(high-risk factor screening, HRFS)或目标人群筛查(targeted screening, TS) 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两种策略 1972年美国JCIH列出5条高危听力损害因素 : ⒈ 遗传性听力减退家族史 ⒉ 风疹或其他非细菌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等 ⒊ 耳鼻咽喉畸形,如耳廓畸形或低位,唇腭裂等 ⒋ 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 ⒌ 血清胆红素20mg/100ml 历经补充,到1990年高危听力损害因素已增到18条。以具有以上因素的新生儿为对象,进行听力筛查,为高危因素筛查(high-risk factor screening, HRFS)。 即使增多高危标準,約有25-50﹪的听障儿未曾列入。若只筛查高危婴儿,只能检出一半的听障儿,其他的要到语言发展迟緩或其他原因,才被发现 JCIH在1994年和2000年的报告提出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的筛查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卫妇社发[2004]439号) 筛查对象中规定: 有条件的地方应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