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1.3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不宜采用减隔震设计。 (1)地震作用下,场地可能失效; (2)下部结构刚度小,桥梁的基本周期比较长; (3)位于软弱场地,延长周期可能引起地基和桥梁共振; (4)支座中可能出现负反力。 10.2 减隔震装置 10.2.1 常用的减隔震装置分为整体型和分离型两类。 10.2.2 目前常用的整体型减隔震装置有: (1)铅芯橡胶支座 (2)高阻尼橡胶支座 (3)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 10.2.3 目前常用的分离型减隔震装置有: (1)橡胶支座+金属阻尼器 (2)橡胶支座+摩擦阻尼器 (3)橡胶支座+粘性材料阻尼器 10.4.2 减隔震装置应进行如下验算: (1)对于橡胶型减隔震装置,在E1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剪切应变应小于100%,在E2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剪切应变应小于250%,并验算其稳定性; (2)非橡胶型减隔震装置,应根据具体的产品指标进行验算; (3)应对减隔震装置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性能进行验算。 10.4.3 减隔震装置的变形、阻尼等力学参数应进行试验测试。试验得到的力学参数值应在设计值的±10%以内。 * * * *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耗能元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超过20%时,宜按20%计算。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在阻尼比超过20%时采用常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会引起较大误差 * * * * 这类阻尼器在机械工程中经常可以见到。由于油压的作用,其阻尼力按活塞速度的平方比例增大 将几块钢板用高强螺栓连在一起,可做成摩擦阻尼器。通过调节高强螺栓的预应力,可调整钢板间磨擦力的大小。通过对钢板表面进行处理或加垫特殊摩擦材料,可以改善阻尼器的动摩擦性能 * 低碳钢具有优良的塑性变形性能,可以在超过屈服应变几十倍的塑性应变下往复变形数百次而不断裂。根据需要,可以将软钢板(棒)弯成名种形状做成阻尼器 * * 在交叉支撑处利用弹塑性阻尼器的原理,可做成耗能交叉支撑,如图8-12所示。在支撑交叉处,通过钢框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 * 将高强螺栓—钢板摩擦阻尼器用于支撑构件,可做成摩擦耗能支撑 摩擦耗能支撑在风载或小震下不滑动,能象一般支撑一样提供很大的刚度。而在大震下支撑滑动,降低结构刚度,减小地震作用,同时通过支撑滑动摩擦消耗地震能量 * 偏心支撑结构最早由美国Popov教授提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支撑与梁段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在风载或小震作用下,支撑不屈服,偏心支撑能提供很大的侧向刚度。在大震下,支撑及部分梁段屈服耗能,衰减地震反应 * 鉴于传统的支撑在受压时会产生屈曲,日本的一些研究者开发出一种受压时不发生屈曲的支撑,称为屈曲约束支撑,这种构件是在核心支撑的外面套一个约束构件,核心支撑和约束构件间能自由滑动。工作时,仅核心支撑与框架结构相连,而约束构件则约束了核心支撑的横向变形,防止核心支撑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因此,屈曲约束支撑在拉力和压力作用下均可以达到充分的屈服,具有很好的延性,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其滞回曲线明显优于普通钢支撑。 在墙与框架的周边,可填充粘性材料(图)。强烈地震时,墙周边出现非弹性缝并错动,消耗地震能量 在竖缝剪力墙的竖缝中填以摩擦材料,可形成摩擦耗能墙体。在地震作用时,通过摩擦缝的反复错动,可以达到消耗地震能量的目的。以竖向预应力为手段,在墙顶面与梁底部接缝处做一条摩擦缝,也可以形成预应力摩擦剪力墙。 例如,1976年建成的美国波士顿60层的John Hancock大楼,在58层上安装了两个重300吨的TMD装置。每个装置由长、宽各为5.1m、高0.9m的钢板箱中灌满铅组成,箱子可在90m长的钢板上滑动。TMD的弹性恢复力由弹簧提供,阻尼由粘滞阻尼缸提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MD比较适合于阻尼比较小的钢结构或桥梁结构的风振控制,对于阻尼比较大的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尤其是地震反应控制,效果往往不大明显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各种形状的软钢阻尼器(弹塑性阻尼器) 6.3.2 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2 耗能减震装置--耗能支撑 耗能交叉支撑 摩擦耗能支撑 耗能偏心支撑 耗能耦撑 屈服约束支撑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塑性耗能支撑 耗能交叉支撑 支撑交叉处 通过钢框或钢环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摩擦耗能支撑 在支撑杆或节点板上开长圆孔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耗能偏心支撑 偏心支撑框架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屈曲约束支撑 屈曲约束支撑的基本部件 屈曲约束支撑 的轴力-位移关系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屈曲约束支撑 屈曲约束支撑的一些典型截面形状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周边耗能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