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企业环境法律风险责任、类型: 定义:是指企业从投资建设到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企业环境法律知识缺乏或法律意识淡薄的过失行为,或心存侥幸心理的故意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义务与责任,而导致企业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发生结果出现负面差异的不利法律后果(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包括:行政责任风险、民事责任风险和刑事责任风险。 行政责任风险:企业过失或故意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将会被追究警告、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责令清除污染、责令限期改正、责令改正、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限期治理、责令船舶临时停航、责令指定代为治理费用由违法者承担、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吊销经营许可、责令退还固废或危废、责令停业整顿、责令停业、责令限期拆除、责令拆除、责令搬迁、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高污染燃料设施、取消生产进口配额、没收销毁无法达标的机动车辆、没收生产进口销售的含铅汽油、取消机动车船的年检资格、强制拆除、行政处分、纪律处分等行政风险处罚责任。 民事责任风险:企业过失或故意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将会被追究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风险。 刑事责任风险:企业过失或故意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将会被追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投毒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等环境行事风险责任。如果企业触犯了环境保护刑事责任的罪名,企业法人及高管领导、直接责任人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无论单位或个人犯罪,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害,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 2、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 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是环境风险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项策略。环境事件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概念模型如下: 全过程管理 主要是基于环境风险的动态性、异质性,开展环境风险源的管理、环境风险受体的保护、环境风险场的调控、环境风险损害修复与赔偿 。 1)环境风险源的管理 日常的风险防范 事故时的风险源阻断应急控制 首先必须确定风险源,并明确风险源发生事故的原因; 环境污染因子在进入环境介质之前,有时也能够有效使用阻断措施; 2)环境风险受体的保护 日常的保护 通过科学规划将重大风险源安排在远离敏感受体的地方; 通过建设安全屏障或其他保障设施,增强受体的抗风险能力; 事发状态下的应急保护 受体疏散和受体防护(主要针对无法移动的物理设施,如在腐蚀性气体泄漏污染事故中对其采取防腐措施); 对已造成伤害的环境风险受体采取救治措施; 3)环境风险场的调控 从区域层面看,可通过搬迁、关闭一些风险源,抑或改变风险源与风险受体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甚至在风险源与风险受体之间设置安全屏障等不同的方法对区域环境风险格局进行调控; 具体到环境风险事故中,对环境风险介质及暴露条件的改变也是风险场调控的重要途径,例如及时切断暴露途径(例如:关闭水源); 4)环境风险损害修复与赔偿 对环境污染事故残留的污染空间或场地进行修复; 对造成不可挽回的既成损失或潜在损失的社会经济主体或个人,进行经济赔偿或物资救助。 优先管理 基于环境风险管理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化目标要求而提出的。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约束作用,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进行风险管理,从而以较小的管理成本达到实施效果的最优化。 风险事件的优先管理 根据“风险最小化”的思想,结合各种风险事件的特性与相应的社会可接受风险水平,通过风险比较评价确定风险事件管理的优先顺序。 风险环节的优先管理 通过风险事件的全过程分析选择风险管理“节点”的优先顺序。 风险区的优先管理 区域环境风险管理中,通过风险区划建立风险区优先管理的顺序;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通过风险场的模拟与预测确定“风险热点”区域, 作为优先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和重点分配应急资源的区域。 五、案例介绍 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金铜矿铜湿法厂环境风险防范 主要生产系统组成 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生产系统主要由堆浸场、溶液池系统和萃取电积车间组成。 环境风险排查 1) 铜矿堆浸场 铜矿堆浸场位于同康沟的下游地段,距汀江最近距离约700m。目前堆场占地面积约35×104m2,高度约260m,预估已堆存的矿石总量约2000×104m3。经过分析排查,铜矿堆浸场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事故主要为堆场防渗层破裂,含铜溶液通过地下水通道,进入同康沟下游,进而污染汀江:“7.3”事故前,由于持续强降雨,同康沟古河道地下水位上涨,堆浸场底部铺设的HDPE防渗膜出现破裂,大量渗滤液、堆浸液流入集渗井,并通过集渗井进入汀江。 2) 铜矿溶液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