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新西兰MS7.1 级地震地表潜热异常.pdfVIP

2010 年新西兰MS7.1 级地震地表潜热异常.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刊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论文提供参考!!!

2011 年 第 56 卷 第 28-29 期:2373 ~ 2379 《中国科学》杂志社 快 讯 SCIENCE CHINA PRESS 2010 年新西兰M 7.1 级地震地表潜热异常 S ① ②* ③ ① 秦凯 , 吴立新 , DE SANTIS Angelo , 王鹤 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②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③ Istituto Nazionale di Geofisica e Vulcanologia, Rome, 00143, Italy * 联系人, E-mail: awulixin@263.net 2011-04-28 收稿, 2011-07-07 接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071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YD01)和中意科技合作交流计划(SAGA-4-EPR)资助 项目 摘要 通过分析2010 年9 月3 日新西兰地震前后3 个月的NCEP/NCAR Reanalysis SLHF 资料, 关键词 2 新西兰地震 发现8 月1 日紧邻震中东北侧出现了孤立的小斑状SLHF 异常高值区, 幅度约160 W/m . 从历 史数据分析、背景像元对比、时间序列小波变换等多方面, 综合分析了该异常的时空特征. 通 潜热通量 过排除风速和云的影响, 确认导致该次 SLHF 局部异常的关键因素应是局部地表增温. 结合 地表温度 异常 GPS 位移数据及构造环境分析, 推测此次异常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深部高温高压区的热物质沿 位移 板块俯冲带扩容区上涌, 引起震中东北侧、北岛中部及南岛西南部的地热区局部增温, 进而改 变了该区的地气比湿差, 导致SLHF 局部增加. 2003 年印度学者 Dey 和 Singh[1] 东北侧出现了明显的 SLHF 正异常. 状异常高值区, 幅度约160 W/m2(图1). 首次报道了印度沿海地区强震前普遍 为进一步确认该异常是否为此次新西 为检验该异常是否与此次新西兰孕震 存在潜热通量(Surface Latent Heat 兰地震的前兆, 从历史数据、背景像 过程有关, 选取无震的2008 和2009 年 Flux, SLHF)异常. 随后, 陈梅花等人[2] 元、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等多方面, 进 同期数据作对比( 图2(a) 和(b)). 可见, [3] 和Singh 等人 分析了2004 年印尼MS 行了综合论证与比对. 2008 年 8 月 1 日的SLHF 基本按纬度 9.0 级地震前的 SLHF 异常. 李金平等 本文所用 SLHF 与地表温度数据 差异呈北高南低分布, 2009 年8 月1 日 [4] [5,6] 人 和 Qin 等人 分析发现中国内陆 来自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 的 SLHF 基本以新西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