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公园内地表裂缝延伸几百米 某高级中学运动场的地表裂缝 地表裂缝横断乡村公路 地表裂缝横断乡村公路 地表裂缝 台中港码头的液化灾害 台中港码头的液化灾害 强烈地震下建筑物按其破坏形态及直接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 ⑴使建筑结构丧失整体性。 ⑵由于主要承重结构的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⑶建筑场地与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⑴使建筑结构丧失整体性 各类建筑物都是由许多不同的构件组成的,那些构件间连接薄弱、支撑数量不足的建筑物,在地震力的作用下,虽然各部分构件和主要承重结构并未受到破坏,但往往由于局部的结点强度不足、延性不好或锚固连接太差而破坏,最终导致了整座房屋的倒塌。所以框架结构中要注意节点的连接。 台中某22层建筑的梁柱节点破坏 台中某4层建筑边柱的压溃破坏 两栋12层建筑中一栋倒向另一栋 ⑵由于主要承重结构的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房屋的各种承重构件都有各自的特定功能,因而适于承受一定的外力。但对于那些在设计时不曾考虑地震影响或设防不足的结构,在具有多向性的地震力作用下,不仅会使构件所承受的内力突然增加数倍,而且往往还会改变其受力的方式,致使构件因强度不足而遭到破坏。 某4层底框建筑 台中某4层建筑内柱的压溃破坏 台北某11层双塔建筑 某4层底框建筑 U-Shi桥桥墩的剪切破坏 某14层建筑倒向街道中间 两栋底框建筑相向而倒 某7层底框建筑的斜向倒塌 断裂带附近的简支梁桥的破坏 MingChou桥的破坏 正建设的某斜拉桥桥墩的破坏 FengYuan断裂带处 Shihkang大坝破坏 FengYuan断裂带处 Shihkang大坝破坏 ⑶建筑场地与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强烈地震所引起的地面破坏效应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形成的条件及其危害工程建筑的规模,可大致归纳为以下3类。 房屋倒塌 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 铁轨变形 ①强震引起的岩体和土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崩坍、剥落、滑坡、坍滑和泥石流等,从而使得建筑物遭到破坏,这种现象以斜坡区为多,危害也最大,所以称之为“斜坡效应”。 ②强震使松散土体致密下沉(沉陷、塌陷等)、砂体液化、淤泥发生流塑变化,致使上部工程遭受破坏。此类破坏和变形的出现,常造成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地基效应”。 地基失效 ③强震导致岩体和土体直接出现破裂和位移,从而引起附近的或跨越断层的建筑物变形或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破裂效应”。 地表裂缝引起建筑竖向位错4m 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 地震引起非结构构件破坏 三、世界上的主要地震 全世界地震主要分布于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占全球80%-90%的地震):包括南北美 洲的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 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 直到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泊尔经缅甸 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 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以上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98%。 12,230 7.1 伊朗 1962.09.01 33,000 7.9 土耳其(埃尔津詹) 1939.12.26 30,000 7.5 印度 1935.05.31 70,000 7.6 中国 1932.12.26 200,000 8.3 中国 1927.05.22 100,000 8.3 日本(横滨) 1923.09.01 234,117 8.5 中国(宁夏) 1920.12.16 83,000 7.5 意大利 1908.12.28 20,000 8.6 智利(瓦尔帕莱索) 1906.08.16 死亡人数/人 深度 Ic 震级 国家(地区) 时 间 表1.1 二十世纪发生的大地震记录 7,600 6.4 印度 1993.09.30 50,000 7.7 伊朗 1990.06.21 25,000 6.9 亚美尼亚 1988.12.07 9,500 8.1 墨西哥 1985.09.15 25,000 7.7 伊朗 1978.09.16 242,000 7.8 中国(唐山) 1976.07.28 22,778 7.5 危地马拉 1976.02.04 ( Fernando) 13 11 6.4 USA(Los Angeles) 1971 66,794 7.7 秘鲁 1970.05.31 117 30 10 8.4 USA(Alask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