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经济学
第一章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飞速发展的经济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经济发展迅速:1950年到2000年,全球经济增长超过6倍;国际贸易发展更快,证券成交价值指标-道琼斯指数由1990年3000点升至2000年11000点。与此同时伴随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环境问题: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同温层臭氧耗减、海平面上升、土地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些已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并制约了经济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认识往往滞后于人类对地球干预的伤害。因此,不能很好的解决各种问题时需要有新的学科和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由于经济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人类的生物占有量增加
    维特塞克(1986年)计算,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大约 40% 的陆上初级生产力。沙漠化、城市化、道路交通占用大量的农用土地,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增加间接地威胁到农业用地;人口的增加和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导致生物占有量的增加,不久以后将达到80%甚至100%。但有人认为生物占有量不可能达到100%,这不是一门学科能解决的。需要交叉的学科。
(二)气候变化以及臭氧层空洞增大
   1.气候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砍伐,使得大气中co2 浓度急剧上升,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气温升高使得两极和高山的冰川融化,并间接使海平面升高,进而影响海岸带人类生存,而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
2.臭氧层空洞的增大
     1985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到1998年面积已经达到2720万平方公里,近几年,北极上空和青藏高原也发现了臭氧层空洞。臭氧空洞主要和人类排放的CFCs有关。
CFCs(全氯氟烃):由氯、氟和碳三种元素组成。它是由杜邦公司(Du Pont)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于1930年共同研发出来的,用作安全冷冻剂,代替有腐蚀性和有毒性的二氧化硫和氨水。后来杜邦公司冠以Freon(氟利昂)商标对CFCs进行销售 ,CFCs有多种不同形式 。
科学家研究发现,臭氧层的减少会增加大紫外线的照射,臭氧层每减少1%,使人类增加5%皮肤癌,还会削弱人类免疫系统,增加肿瘤发病率,还会加速物种灭绝。人类活动正破坏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和食品生产力。
(三)能源匮乏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能源紧缺问题,化石燃料能源对人类来说是不可再生的(年均3.24%增加),而近十年来,可再生能源(风能、水力、太阳能等)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下降了2.2%。
 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仅占世界的1/4,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668个城市中,400个缺水,110多个经常闹水荒。全国仍有2亿多人口和1亿多的牲畜面临饮水困难问题。(到2025年,全世界至少35亿人将体验缺水的困境)
由于缺水,每年工业造成200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损失。
地下水超采量已达到100亿m3,但仍缺水218亿m3 。(全国人均用水量是450m3)
从1965年到1999年,北京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59m。
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只剩下309座湖泊,面积由8528km2减少到2984km2。
       能源问题不能得以很好的解决,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只是暂时的,而不是可持续的。必须认真思考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系统,科学研究其发展方式,改变其发展方式 (尤其是对能量的利用),这就是生态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土地退化    
   地球上35%的土地已经恶化,这个数据还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农业区的土壤侵蚀相当严重。地球上土壤侵蚀率是10-100t/(hm2.a),至少超过土壤形成率的10倍。其结果严重影响世界食物的可持续供应。
(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减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除人口压力外,技术类型、能量供应、经济体制、贸易关系、政治信念、政策策略以及一系列能缩小或扩大人口增长的其他因素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自1660年以来,有记载的物种已有724个灭绝。目前还有3956个物种濒临灭绝,3647个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另有7240个物种因种群骤减而成为稀有物种。上述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及经济发展,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是全球性的,不是哪个国家或者哪类学科就能解决的,环境经济学即生态经济学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现在形成的生态经济学可以说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再联合。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两个共识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两个共识:
       一是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是不能独立于组成环境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而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传送装置解析.doc
 -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解析.doc
 - 设施规划与物流样卷(含答案)解析.doc
 - 设施园艺_在线作业答案A-D解析.doc
 - 设音体美卫器材采购(第三包:中小学美术器材,第四包:解析.doc
 -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题解析.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整理解析.doc
 - 社会工作实务讲稿1-4解析.doc
 -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民工社会心态问题研究解析.doc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综合卷解析.doc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