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带运输应急预案
皮带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煤矿系统概况: 矿地面现有原煤皮带运输系统由给煤机、皮带、筛、皮带、等。原煤经到主井煤仓后,经给煤机进入皮带、筛皮带、 手选皮带、 将原煤运输。 胶带,,刮板机部,均为就地控制。 灾害可能性分析及事故预兆???? 煤矿原煤生产系统包括原煤筛分、 地面运输、由于生产岗点多、生产系统复杂,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 火灾、 煤尘瓦斯爆炸及其它伤害。 主要事故类型有: 1.1机械事故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等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机械伤害是煤矿地面原煤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包括皮带、刮板运输设备、破碎设备、排水设备、压滤机及其它转动及传动设备。机械伤害事故可能造成人体肢体伤残甚至死亡。 1.2起重伤害 在地面原煤生产系统的厂房、车间存在的起重设备,发生起重伤害事故的几率较大。其伤害因素主要表现为牵引链断裂或滑动件滑脱、碰撞、突然停车等。由此引发的事故后果有毁坏设备、人 员伤亡等。 1.3触电伤害 触电伤害主要发生在配电室、配电线路、电器设备室、输送机头、开关站等地点。触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带负荷(特别是感应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误操作引起短路;近距离靠近高压带电体作业;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造成;伤害途径分为直接伤害、间接伤害和电流灼伤;伤害方式为: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 1.4火灾 原煤生产系统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带式输送机道、 储煤场、电气设备集中区等。火灾可能发生的环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1.4.1、?输送带负荷过大、皮带打滑摩擦、烧焊作业防护不当等原因有可能引 起火灾,轻者毁坏设备,重者造成人员窒息伤亡。 1.4.2、易燃易爆物品储罐泄漏遇明火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可能造成毁坏设备、建筑物和人员伤亡。 1.4.3、电气设备失爆、电缆不阻燃、老化、短路或电火花等可引起电气火灾,可能造成电气设备毁坏或人员伤亡。 1.4.4、储煤场由于煤堆堆放不合理、煤炭存放时间长、煤炭风化、氧化严重,天气高温干燥可引起煤炭自燃,外因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煤尘 在原煤的筛分、破碎、运输机转载点及干选、干燥车间等作业场所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如无降尘装置或没起作用等容易形成煤尘积聚或空气中煤尘含量超标,遇有明火,可能引起煤尘爆炸事故,造成设备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人体长期吸入粉尘后,也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1.10其它危害 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压力容器爆炸、噪音、振动、高温、腐蚀、雷击、地震、采光照明不良等危险、有害因素,都可能对设备、人体造成伤害。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事故报告原则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及时向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2统一指挥原则 根据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2.3救人优先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4及时抢险原则 2.4.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4.2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救。 2.4.3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相关部门、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2.5妥善处理善后原则 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包户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以矿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相关单位组成。指挥部下设九个小组:即现场指挥组、抢险救灾组、技术专家组、物资供应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发布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在统一指挥下,实行分口负责,各尽其责进行应急救援处理行动。 应急组织体系图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在发生生产事故时,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指挥部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界石桂花村安置房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
- 留学基金委申报手册.doc
- 留矿法采矿安全技术规程.doc
- 畜禽舍通风系统技术规程NYT17552009.doc
- 番基线施工方案.doc
- 病房护士站操作手册.doc
- 白云乌素煤矿班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
- 白坯车间工资改革方案第2稿.doc
- 白山板庙子监理阶段工作总结.doc
- 白水回收机使用手册.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