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省道205改线桥30米T梁现浇施工方案1
省道205改线桥30m预应力T型梁
现浇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泰高速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五册第一分册(四)。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41-2000)。
3、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
4、我项目经理部目前施工条件及施工任务。
二、工程概况和方案简要说明:
建泰高速公路A3合同段互通立交省道205改线桥设计为1×30m预应力简支T梁,全桥长44m,共4片T梁,其中中梁、边梁各2片。T型梁长30m,高2.0m,底部宽度0.50m。桥台为U型台。
该桥桥址位置地形崎岖不平且狭窄,桥梁跨越一条小河,料坊大桥横跨其上,如果梁部施工采用先集中预制后吊装的施工方法,则运输、吊装十分困难,且成本过高。经过反复,决定采取现浇法施工T梁:先改河,后在两桥台之间原河床面上进行路基填筑至台帽顶作为现浇T型梁的支架,在填筑压实的路基顶面T型梁的实际位置浇注4条T型梁底座,在底座上直接现浇T型梁。具体如图:
三、施工准备
1、原地面填筑、压实、整平
(1)、利用本标段泰宁隧道弃碴做为填料。控制好填土高度及顶面宽度,边坡坡度,填筑长度为泰宁台至建宁台之间距离。
(2)、分层填筑并碾压密实,施工工艺压实标准严格执行路基填方施工规范。
(3)、紧靠桥台的填料必须选用细料,防止大石块碰撞桥墩。
(4)、填方顶面用小粒径填料进行找平,达到表面平整,坡度顺直。
2、制作T梁底座
精确定位4片T梁的中轴线,在平整压实的填方路基上浇注4条砼底座作为4片T梁的底模。底座中线和宽度与T梁中轴线和宽度一致,底座长度为两桥台支座间距离,根据设计要求在T梁底座上设置反拱,均以抛物线沿梁长变化到支点处为0厘米(即底座两头顶面与橡胶支座高度一致),底座表面平整顺直光滑。
四、T型梁施工:
1、模板安装
T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1)、T形梁翼缘底板采用木模加工,选用有熟练技术的木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加工,采用1.2cm厚的优质竹胶板。
(2)、T形梁翼缘板以下部分侧模采用钢板加工,钢板厚度为2mm。两侧侧模水平方向布置间距100cm[10槽钢的,沿竖向布置80cm间距的[10槽钢,水平槽钢和竖向槽钢共同构成了侧模骨架。
(3)、模板之间的缝隙采用双面胶布紧贴,以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
(4)、侧模通过吊重2t的桁车辅助人工安装。侧模沿高度方向在T梁底部、马蹄型上口、肋板中部、肋板顶部、翼缘板顶部共设五排拉杆,除了底部拉杆水平间距为40cm外,其余拉杆水平间距均为80cm,其位置正好是[10槽钢的位置。拉杆采用Φ20的圆钢两端套丝,将拉杆两端用螺帽紧锁以防止跑模涨模。两侧侧模用钢管加顶托支撑牢固,并保持模板垂直、线条顺直。
2、钢筋、钢绞线、波纹管制安
(1)、首先按照施工图对钢筋、钢绞线下料,钢绞线下料使用切割机。
(2)、梁体两端底部钢板、横隔板钢筋等预埋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在砼浇注前进行预埋。
(3)、梁肋钢筋安装完成后,在底座上画出波纹管的横坐标,根据横坐标按照设计数据定出波纹管的纵坐标,再根据每一个纵坐标焊接波纹管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间距为1m。为了防止T梁钢绞线张拉后侧弯过大,在固定波纹管时,还必须保证波纹管沿梁宽度方向位置准确,管道顺直。波纹管接头处用大一号的波纹管联接,长度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并用胶布将接头包裹严密防止漏浆;
(4)、波纹管安装好后开始安装钢绞线,为了防止穿束时引起波纹管接头翻卷,堵塞孔道,将钢束端头做成圆锥形,表面用砂轮修平滑,用钢丝扎紧并用胶布裹紧(或用套管将端头套住)。
3、砼施工
(1)、砼用两台350L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用吊重2t的桁车实现水平运输至砼入模;
(2)、严格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检试验工作。选用级配良好、洁净的天然中粗砂和5~20mm连续级配且质地坚硬的碎卵石,水泥和外加剂严格按照相关试验规程进行检验,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准使用;
(3)、每片梁浇注砼前先测定砂石骨料的表面含水率,根据中心试验室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成实际施工拌制的材料用量配合比,并严格每盘称料过磅。如遇下雨或其它原因致含水率发生变化,应立即测定并调整施工配合比;
(4)、浇注前先检查各种机具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并在现场配备30kw发电机一台,以防止高压电出现故障;
(5)、附着式振动器沿T梁两侧马蹄上口间距2.5m布置,振动器功率1.5kw;
(6)、砼浇注过程中要随时测定入模前砼的坍落度,由于砼中掺有减水剂,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适当放大砼坍落度;
(7)、为了保证砼拌和料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对砼拌和料进行“两次拌和”;
(8)、为了防止砼离析,砼料斗要尽量接近T 梁翼板后放料,降低砼倾落高度;
(9)、砼采用先分段、后分层、从T 梁低的一端向高的一端连续浇注的方式进行,分段长度4~5m,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