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动作分析(二)详解.ppt
第四节 动作经济原则 四、关于动作的三要素 例 讨论一个手的 移动问题 某车间要装配260种独立无线电装置零件或部件,要求从零件箱里取出一个零件进行加工或装配,其中一个动作是伸向零件箱,另一个动作则是离开零件箱。假如拿起每一个零件的距离缩短了152mm,随之的时间节约为0.002mm,每天生产8000台,若每年工作日按250天祘,装配工人的平均工资为0.6元/h,试分析每年节约的时间、费用及空间距离。 例3 例4 装配螺栓与垫圈的新方法 程序分析在----------中应用实践报告 一、实践任务 熟悉程序分析的有关理论,绘制实践情景的流程程序图、线图,并提出改进、完善方案。 二、实践目的 1.掌握程序分析工具的绘制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程序分析的符号。 3.学会运用提问法和改善四大原则进行程序分析和改善。 三、实践原理 1.程序分析的含义与类型。 2.流程程序分析的含义、目的与意义。 3.线图分析的目的。 4.提问法和改善四大原则的含义。 四、实践内容 1.绘出现行的流程程序图和线图。 2.运用提问法和改善四大原则分析和改善,提出改善方案。 3.绘出现行的流程程序图和线图。 4.方案比较。 5.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思考。 四、动素分析的总结 归纳总结的方法: 1、统计分析表 (1)找出第2类、第3类动作所占的比例。当第2类、第3类动素多的时候,存在着动作浪费,有必要改善动作。 (2)分析双手动作的平衡。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42:改变工具材质减轻重量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43:将气动螺钉旋具吊起来减轻重量 例1 例2 第六章 动作分析 2、装配螺栓与垫圈 第六章 动作分析 第六章 动作分析 改良后的动素程序 在装配时,两手同时移向两个1号盒,将两个橡皮垫圈同时放入夹具的两个沉头孔中,随后左右两手又以同样方式将两只平钢垫圈放到橡皮垫圈之上,接着再将两个锁紧垫圈分别放到最上面。然后,左右两手各握取一只螺栓并把它们分别穿入呈同心状态的一组垫圈的洞孔里。由于橡皮垫圈的孔略小于螺栓大径,故螺栓压入洞孔后,即被夹紧,即使螺栓(带着垫圈)被垂直提起,这些垫圈也不会松脱。同时,两手将装配好的组件从金属做成的溜料槽口放入。 第六章 动作分析 按改良方法每分钟能完成18个装配件。 效果比较: 旧方法装配每套螺栓与垫圈组合件的平均时间是0.084分钟。 改良方法装配每套螺栓与垫圈的平均时间是0.055分钟, 每装一套螺栓与垫圈节约的时间是0.029分钟。 提高工效:0.029÷0.084=34%。 效果分析 第六章 动作分析 思考题 1、P176习题3:作出动素分析表 第六章 动作分析 END 装订书籍的操作 装订书籍的操作 电灯开关 办公桌设计 第六章 动作分析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在不妨碍作业的前提下尽量使作业区域狭窄。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27:通过改变物料放置与操作台位置 缩短动作的距离 第六章 动作分析 1、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取出物料 在夹具上做出斜度以便于工件的取出。另外,利导槽等送出工件,可以取消下工序运送工件的动作,缩短运送距离与作业时间。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28:利用滑槽缩短工件的运送作业距离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29:利用倾斜货架缩短动作距离 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自重坠送至工作者面前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30:改变机器的操作位置缩短动作距离。 2、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 不同动作有最适当的人体部位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四、基本原则4:轻快动作 (一)关于动作方法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 第六章 动作分析 不受限制的动作就是在作业过程中不出现运动方向的调整、注意、停止等的动作。 (一)关于动作方法 1、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31:通过改变作业顺序减少涂漆作 业的注意力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32:取消对粘贴透明胶带动作的限制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对于需要力量的作业,利用弹簧、液压、气压等装置可以弥补人体力量的不足。 实例33:重力的作用 实例34:电磁力的作用 实例35:弹力的作用 实例36:气压与液压的利用 2、利用重力及其他机械、电磁力动作 第六章 动作分析 实例37:利用惯性力分离工件与切屑 3、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 妥善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可以实现轻松工作 效率 9.4 % 效率 20.2 % 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 第六章 动作分析 人体各部分的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