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原因分析类--综合比较类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类 【考点定位】 1.河流洪涝灾害在上中下游地区的治理措施对比 上游 中游 下游 其它 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部分河流: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鼓励参加灾害保险;学习抗洪知识技能;提高防洪意识 2.华北和西北地区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华北地区 地形低洼;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减少种植业比例;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 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低土壤中水分积聚多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例】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巴西同时也是2014年世界杯主办国。 材料二:欧洲金融风暴(1)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和气候类型名称,并指出与英国伦敦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6分) (2)简述里约热内卢和芝加哥所在国的最大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3)马德里所在国是西班牙,里约热内卢所在国是巴西,结合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对比两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影响因素。(10分) 【例】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图1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图2新疆绿洲农业分布示意图 (1)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主产区项目   长江流域 河套灌区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2)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例】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 (2)图中河口以上河段水量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5)长期以来,M省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试根据该省资源状况列举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 …所以(导致).. 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 2..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 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判断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 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关系 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结构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口语化)”、“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出现语法错误)”、“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Ⅰ、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尽量多使用地理术语作答 Ⅱ、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主动标明①②③④ Ⅲ、答题时点要多,但避免重复采分点 Ⅳ、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名题巧练】 2.((20分)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