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SA测量系统分析详解.ppt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特性的关系。赋值过程即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测量值。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测量仪器分辨率(测量仪器的分辨率必须小于或等于规范或过程误差的10%) 测量仪器分辨率可定义为测量仪器能够读取的最小测量单位。 看看下面的部件A和部件B,它们的长度非常相似。测量分辨率描述了测量仪器分辨两个部件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的能力。 注意:显示或者报告的位数不一定就是仪器的 分辩率。如: 测量值为:29.075,29.080, 29.085,… 其分辩率就可能不是0.001,而是0.005 普通原因 也叫一般原因、偶然原因,是引起变差的一种因。这类原因特点是数量多、始终存在、相互独立且不易识别,其中每个原因的影响只是构成总变差的一个很小的分量。消除或纠正这类原因,需要管理决策,改进过程和系统。 若过程仅仅存在普通原因造成的变差,则该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过程“受控”,再SPC图中表现为无点出界且点的分布随机。 特殊原因 也叫可查明原因,是引起变差的另一种原因。这类原因是可查明的、非过程固有的,且至少理论上是可以加以消除的。 过程一旦出现特殊原因,在SPC图中表现为:点出界或点分布不随机。简称过程“失控”。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Bias偏倚(Accuracy准确性) Repeatability重复性 Reproducibility再现性 Linearity线性 Stability稳定性 偏倚(Bias) 造成过份偏倚的可能原因 仪器需要校准 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 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线性误差 应用错误的量具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再现性不好的可能潜在原因 零件(样品)之间:使用同样的仪器、同样的操作者和方法时,当测量零件的类型为A,B,C时的均值差。 仪器之间:同样的零件、操作者、和环境,使用仪器A,B,C等的均值差 标准之间: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设定标准的平均影响 方法之间:改变点密度,手动与自动系统相比,零点调整、夹持或夹紧方法等导致的均值差 重复性(Repeatability) 重复不好的可能原因 零件(样品)内部:形状、位置、表面加工、锥度、样品一致性。 仪器内部:修理、磨损、设备或夹紧装置故障,质量差或维护不当。 基准内部:质量、级别、磨损 方法内部:在设置、技术、零位调整、夹持、夹紧、点密度的变差 评价人内部:技术、职位、缺乏经验、操作技能或培训、感觉、疲劳。 不稳定的可能原因 仪器需要校准,需要减少校准时间间隔 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正常老化或退化 缺乏维护─通风、动力、液压、过滤器、腐蚀、锈蚀、清洁 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 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线性误差的可能原因 仪器需要校准,需减少校准时间间隔; 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磨损; 缺乏维护—通风、动力、液压、腐蚀、清洁; 基准磨损或已损坏; 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使用不当; 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测量误差 y= x + ε 测量值=真值(True Value) + 测量误差 测量系统应有的特性 足够的分辨率。为了测量的目的,相对于过程变差或规范控制限,测量的增量应该很小。通常所有的十进制或10/1法则,表明仪器的分辨率应公差(过程变差)分为十份或更多。这个规则是选择量具期望的实际最低起点。 测量系统应该是统计受控制的。这意味着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造成。 GRR对能力指数Cp的影响 GRR对能力指数Cp的影响 例题 如果目前有一个制程其观察的Cpo=1.67,而其GRR=0.2,请试算其真实的Cpa=? 解 MSA的分类 计量型MSA 计数型MSA 破坏性MSA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稳定性分析的做法 范例 稳定性分析举例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分析的做法 偏倚练习 数据解析结果 详细计算过程 计算偏倚 : 偏倚= 观察平均值(VA) – 基准值(V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产集团集团流程工程建设类流程(含工程采购流程)详解.ppt
- 地产推广详解.ppt
- HXDC制动及供风系统说明详解.ppt
- 地方时区时日期计算详解.ppt
- HXDC型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详解.ppt
- 地基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详解.ppt
- HXDC培训与附挂详解.ppt
- HXDC客运电力交流机车列车供电系统详解.ppt
- 地理第五单元世界的居民复习(商务星球版七级上)详解.ppt
- HXDC机车总体介绍(PPT)详解.ppt
- 2025年在线游戏市场新动向与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四川成都卷)(解析版).docx
- 便利店行业市场扩张策略2025年:健康与安全食品市场前景报告.docx
- 共享民宿项目在2025年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优势评估报告.docx
- 《外贸单证与结算》章节小测附答案2.doc
-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中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案例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电子证据存证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在文化旅游景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共享电单车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规范化管理研究.docx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制造协同发展产业链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