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期中历史.doc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认为:“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对中国近代史所签条约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瑷珲条约》使英国却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
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④《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2.《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如何治理新疆?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出了答案:针对暴力恐怖分子,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展现“出重手、下重拳”强硬作风;对待人民,我们心中则永远充满“柔情”。回顾历史,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曾在新疆设立行省。今年是新疆行省设立多少周年
A.130 B.132 C.136 D.138
4. 左宗棠把粮饷的采运、保障和武器弹药的供应放在战略位置加以考虑,使战争准备十分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打有准备之仗的原则。他采取的收复新疆的策略是
A. 先南后北,急进缓战 B. 先北后南,急进缓战
C. 先南后北,缓进急战 D.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5.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淸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淸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淸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淸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以历史发展趋势而言,其实质问题是
A.战争性质决定战争成败 B.综合国力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政府的决策是胜负的关键
7.20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以下与南京有关的事件说法错误的有
A.清政府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C.太平军在南京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D.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片段,甲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目睹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 这四人中,哪位在说谎?
A.甲 B.乙 C.丙 D.丁
9.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10.“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应官为倡办”,“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拓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 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 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 动摇了封建专制翻度 D. 使民主共和现念深人人心
11.下面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时间 留学情况 1871—1889年 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 1896—1911年 近两万名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东渡扶桑,留学日本。 1912—1927年 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俭学以更大的声势出现,此后寻求革命道路的留苏浪潮也盛极一时。 A.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B.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C.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D.都由政府公派留学
12.“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