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六章 CMOS I/O设计 输入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 输入输出缓冲器 联系芯片内部电路和封装管脚/PCB的功能电路 输入缓冲器:将来自PCB板的外部信号,通过封装管脚---钝化层开孔(压焊点)/金属,缓冲器,输入给芯片内部电路(反相器输入端) 输出缓冲器:将芯片内部的输出信号(反相器的输出端),经过钝化层开孔/金属---封装管脚,输出到PCB板上的其他电路 输入/输出缓冲器:二者功能的结合 * * CMOS集成电路的I/O设计 输入缓冲器 输出缓冲器 ESD保护电路 三态输出的双向I/O缓冲器 * 输入缓冲器 两方面作用 电平转换接口 过滤外部信号噪声 * 输入缓冲器:电平转换 将来自其它芯片的TTL电平,正确识别并输入CMOS芯片 电平兼容 TTL电路逻辑摆幅小 CMOS电路摆幅(VDD=5V) 输入缓冲器:电平转换 逻辑阈值设计 求算导电因子比例 NMOS管占用大量芯片面积; 输入为VIHmin时有静态功耗 * 输入缓冲器:电平转换 改进电路 增加二极管,使 反相器上的有效电源电压降低 PMOS加衬底偏压,增大其阈值电压的绝对值 增加反馈管MP2 ,改善输出高电平 NMOS管占用大量芯片面积 输入为VIHmin时有静态功耗 * 输入缓冲器:抑制输入噪声 用CMOS史密特触发器做输入缓冲器 * 输入缓冲器 Vin=0,Mn1,Mn2截止,Mp1,Mp2导通;Vx为(Vdd-Vtn);Vout输出高电平 当Vin=Vtn,Mn1导通,Mn2截止;Vx为Mn3和Mn1分压值;Vout输出高电平 Vin=Vtn+Vx=V+,Mn2才导通,Vout下降;Mn3逐渐截止 这样电路走完靠右的一条VTC * 输入缓冲器 Vin=Vtn,Mn1导通,Mn2截止;Vx为Mn3和Mn1分压值;Vout输出高电平 Vin=Vtn+Vx=V+ 计算Vx:Mn1和Mn3都处于饱和区,列出直流电流相等公式,利用上式,求出V+ * 史密特触发器:输入缓冲器 转换电平 噪声容限 回滞电压 * 史密特触发器做输入缓冲器 利用回滞电压特性抑制输入噪声干扰 * Noise Suppression using Schmitt Trigger * CMOS集成电路的I/O设计 6.1 输入缓冲器 6.2 输出缓冲器 6.3 ESD保护电路 6.4 三态输出的双向I/O缓冲器 * 输出缓冲器 在驱动很大的负载电容时,需要设计合理的输出缓冲器 提供所驱动负载需要的电流 使缓冲器的总延迟时间最小 一般用多级反相器构成的 反相器链做输出缓冲器 * 输出缓冲器 驱动不同负载电容时,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及充放电电流 使反相器链逐级增大相同的比例 ,则每级反相器有近似相同的延迟 ,有利于提高速度 * 输出缓冲器 逐级增大S倍的反相器链 为反相器驱动一个相同反相器负载的延迟时间 * 输出缓冲器:反相器链 使tp最小的N与S的最优值 得到驱动大电容优化结果:根据CL和Cin,求出最优反相器链级数N,每级尺寸增大S倍 一般情况下,每级尺寸增大2.72倍速度相对优化 如果满足速度要求,可以减少N,适当增大S,以减少面积和功耗 如果对最终输出级的上升、下降时间有要求,根据时间要求和负载大小,设计出最终输出级反相器的尺寸,再设计前几级电路 * 输出缓冲器 无缓冲器(单级反相器驱动) 有缓冲器 缓冲器级数 10 10 6.3 2 100 100 12.5 5 1000 1000 18.8 7 10000 10000 25.0 9 * 输出缓冲器 负载10PF,最终输出级的上升、下降时间是1ns 的驱动电路的三种设计方案 * 输出缓冲器 性能比较 实际缓冲器的设计应从速度、功耗和面积综合考虑 * 输出缓冲器 采用梳状(叉指状)结构的大宽长比MOS管 相当于把宽度很大的MOS管变成多个并联的小管子 ,减小了多晶硅线的RC延迟 * 输出缓冲器 不同结构输出级MOS管对电路速度的影响 * 本节总结 输入缓冲器:电平转换/抑制噪声 输出缓冲器 :提高驱动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