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谁来写作者的素养和能力(写作主体论)解析.pptVIP

第二章谁来写作者的素养和能力(写作主体论)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谁来写:作者的素养和能力 (写作主体论)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养 一、生活素养 故事讨论 归纳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国家不幸诗家幸” 2、违背生活常识的“作品”不能取信于人。 走向社会 调查采访 二、 学识修养 讨论: 你们知道余秋雨吗?你知道他的什么作品?他这人怎么样? 归纳: 一、名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含金量”必高,作者多为百科全书式的名家。 如《红楼梦》与曹雪芹,《战争与和平》与托尔斯泰。 二、 缺乏学识有什么后果? 1 使你的作品信息量少,空洞无物,干瘪。 如白开水。 2 使你的作品错误百出,硬伤累累。 *《读书》杂志上一位前辈作家著文把“光年”当做时间单位使用。 什么是学识 所谓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 学习写作必然开始于文字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 各专业都需要专业知识; 一般性、常识性的知识,则是没有专业界限的,如:普通的科学原理、科学定义、科学命题,知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著名的诗文篇章,有关的公理、俗语、成语、民谚、格言,以及有关国家民族、天文地理、自然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三、 人格品位 人品与文品 人们常说,“语言是心灵的声音”。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章就是作者人格品位在书面语言中的回声。 “文以气为主” 关于余秋雨 讨论 正:文如其人 反:文格与人格两回事? 、 总结: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四、审美理想 (一)审美理想的作用 (二)审美理想的创造 三、练习与作业: 作文:《感受大学》、《感受国庆60周年》 《父母为我做的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要求: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拘一格、文体不限、观察丰富、感受深刻、字数不限。 第二节 写作主体基本能力的培养 引入:(讨论)你们喜欢写文章吗? 谁不喜欢写文章? 一、 观察 善于写作的人都是善于观察的。 什么叫做观察呢? 观察指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特点,从而获得写作材料的方法。 (一)感官的观察 1、视觉观察 陈列的《八通关种种》则观察到千变万化的云:“像晶莹的羽毛在天空最高处静静漂浮的卷云;午后的西天山顶间像一大堆白色花椰菜簇拥堆栈的云;有时,农黑色的阴云底部平整的笼罩在四周那些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上,底下却另有一层轻快飞行的白云…...。” 2、听觉观察 陈醉云女士的《乡下人家》则听到了“比什么催眠歌都好听的声音”,她说: “秋天到了,纺织娘便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每当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比什么催眠歌都好听,使得那些劳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走入梦乡。” 3、嗅觉观察 琦君女士在《髻》里写着: “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我睡觉时挨着母亲的肩膀,手指头绕着它的长发梢玩儿,双妹牌生发油的香气混合着油垢味直熏我的鼻子。有点儿难闻,却有一份母亲陪伴着我的安全感,我就呼呼的睡着了。”母亲的味道是不是很神奇呢? 4、味觉观察 朱自清的《说杨州》说:“北平寻常提到江苏菜,总想着是甜甜的,腻腻的。” 5、触觉观察 王熙元先生《细雨蒙蒙乌来行》一文:“四周有薄薄的山岚袭来,带着微微的湿意,不记得是谁写过这样的诗句:‘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大约就是这种光景。” 《汗水的启示》一文:“童年时光,也许有人会记得:母亲常拿着一把洋伞,在夏日的炎阳下,提一大篮沉重的菜,由菜市场赶回来;虽然还在喘息,却迫不及待地从菜篮掏出一个新上市的芒果,塞到孩子的手中。剎那间,我们会感觉到母亲手中湿湿黏黏的汗水;由衷的关爱之情仍旧没有被风吹干。” 作者由湿黏的汗水体悟到母亲的关爱,观察是多么敏锐深刻啊! 观察小结: 1、综合运用集中感官的观察,使文章生动丰富。 2、写观察笔记: 可现场记,可过后回忆记录; 可记大概轮廓,也可细节描写; 可记人物、现象,也可刹那间的思想火花,警句醒言等。 二、? 感受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是写作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表现了写作主体对于生活信息的选择和同化。 感受与感觉不同: 感觉是主体在信息刺激下的本能反应,感受则是情感与“物”的结合。 (二) 感受在文体写作中的体现 记叙文 《走进大学》   新生报到处,十几面彩旗迎风招展,一条大标语从道路这边扯到那边,上面写着:“欢迎你,未来的园丁!”人群熙熙攘攘。大大小小的箱子,五颜六色的包,一堆堆地摆在路旁。南腔北调的话音,互相在打听着、询问着,指路、带路的都是老生。还有很多父母让孩子守着东西。自己跑来跑去替大学生办理一道道的手续…… (学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