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贽的理欲思想明清之际的曲折传承
JIIIPIIPIIIIIllllJIIIIJIllllllJlIPIIf
Y2579221
摘要
明清之际是中国思想史发展的黄金期之一,这一时期的巨大社会变化带动了
儒学的蜕变,传统儒学走向没落,新的演变方向出现多种探索。明代思想家李贽
把握时代而又超越时代,被看作当时的“异端”,是这一思想转换过程中承上启
下的关键人物。他连接着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新脉络,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他的理
欲思想上。
本文作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考究了李贽理欲思想的理论渊源。李贽四十
岁经朋友引荐,接触阳明学,视其为真道学,自此信奉阳明心学。在阳明后学诸
分支派别中,李贽属于王学左派。他与王学左派之一的泰州学派渊源颇深,他自
述曾拜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之子王襞为师,并对泰州学派罗汝芳、何心隐等人十
分推崇。李贽思想上也与泰州学派多有相似之处,他直接继承发展了王艮的“百
姓日用即道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但对他影响更
大的是另一王学左派人物,浙中学派的王畿。王畿“无”的思想直接催生了李贽
理欲思想向“真”的转变。王阳明、王艮、王畿的学说是李贽理欲思想的主要理
论渊源。
其次,概括了李贽理欲思想的主要内容。李贽质疑儒家经典,打破圣人偶像
崇拜,大胆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驳斥道学家的“道统说”,揭露了道
学家的虚伪和丑陋,初步建立反道学的新理欲观,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理”,还原人欲的自然天性,强调“人必有私。但他的思想破坏大于建设,反道
学的理欲思想在当时被看作洪水猛兽,核心思想“童心说”也更像是一次源于人
欲对私心的解放,横向对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李贽的异端悲惨命运也有了更深
刻的时代悲剧性。
再次,盘点了东林学派对李贽理欲思想的清算。李贽之死与东林党人脱不了
干系,这种迫害反映为两种政治宏图的对立,政治宏图的对立又根源于理欲思想
的对立。东林学派以无善无恶之辩为成立契机,讲学议政,力图达到一幅“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君圣臣贤”的政治清明景象。而李贽身上体所现
出来的是当时中国社会中,市民阶层追求自由、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精神,他的
政治构图,是一幅“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理想市民自治景象。两
者的对立最突出表现在兵食论。东林学派上续伊洛道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主张去食;李贽从人欲之吃饭穿衣出发,认为去食去兵而无信,可以去信。李贽
因欲冲破封建伦理道德而被东林党人迫害,东林党人却又得罪宦官而死于它一直
维护的伦理纲常,两败俱伤。
最后,分析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对李贽理欲思想批判中的继承。明末清初
三大思想家从各自的角度去研究“经世致用之学”。黄宗羲继承蕺山心学一脉,
修正心学末流。他反驳了继承刘宗周理欲思想的同门陈确的“人欲恰好处即天理”
一说,他认为人欲为“一人之私”,所以人欲中不可能体现天理,那么人欲和天
理就是相对立的。这与李贽肯定欲望是相对立的。但他承认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
主张为君之道是使民各得其私,各得其利,是对李贽“人必有私”的进一步实质
展开。顾炎武另立经学,把反思范围扩大到程朱理学,认为人的私心是人之常情,
主张“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但和黄宗羲一样两者不约而同的落脚点放在
“公”,比起李贽的私心说有所退缩。王夫之是三大家中对李贽批判最不留情的,
他统一理欲,提出“公欲即理”,注重以理制欲,但是他的理欲思想还是没有完
成真正的欲即理的转变。他对“私”的节制,是他在李贽理欲思想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的保守之处。
关键词:李贽;理欲思想;明清之际;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传承
II
Abstract
and isoneofthe forthe of
Ming Qingdynasty goldenperiod development
Chinese social this hasbe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