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整理资料.doc
                    简答题
自由基
自由基,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
富营养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异常繁殖,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变坏、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自净化作用
水体的自净化作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污染的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狭义的是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的是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且能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机化学物质。具有四种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亲脂憎水性。
臭氧耗损物质(ODS)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一些物质进入平流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耗损,使臭氧浓度减少的
溶解氧
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地面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通常记为BOD,常用单位为毫克/升。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记为COD。有机污染物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不论长期或短期)因对生物和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而称之为颗粒物污染。颗粒物的种类很多,一般指0.1-75μm之间的尘粒、粉尘、雾尘、烟、化学烟雾和煤烟。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作业整理:(红色的为重点题)
1、请阐述国内外大气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
答: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包括大气污染化学过程的研究、全球大气环境中化学变化的研究以及大气污染的化学模式研究等,其中,臭氧、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由于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大气环境化学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些相关概念也随之更新。
国际:研究辐射活性气体的发生、转化与归趋,对地球的起源、演变和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已发现生物源辐射活性气体的源强超过化石燃料燃烧的源强,其生成和消失的生化过程和光化学过程值得深入研究。例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气体释放过程、与维管束传输有关的释放过程、与土壤微生物有关的释放过程以及与根系分泌物和化感物质有关的释放过程等。
平流层和对流层化学一直是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化学手段进行CO2控制已有研究。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问题,已是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热点。非均相大气化学反应得到了很大重视,如Solomon、Turco等人指出仅依据气相反应还不能很好解释臭氧空洞的形成,必须研究大气中冰晶气溶胶上的非均相反应,研究在平流层和对流层中气溶胶表面吸附特性与催化作用,了解这些非均相表面的化学过程,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臭氧空洞形成的根源。为保护臭氧层,减缓大气臭氧耗损,研究超细颗粒物的低温反应储库化合物与活性种的低温催化失活反应特性,寻找调控臭氧的最佳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极为活跃。
国内: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化学的研究,大体可归纳为:大气颗粒物的表征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两方面。在对大气颗粒物的表征研究中,已经对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与存在状态及大气颗粒物来源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认识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此外,在掌握中国大气污染特点的基础上,有关围绕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迁移与转化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已成为大气环保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由于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对于痕量气体甲烷、氟氯烃、氧化亚氮、二氧化碳等的源与汇以及它们与大气中际O3或其它活性种(如25 自由基等)的反应机制, 环境效应, 已成为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中国也已开展了氟氯卤代烃、芳香烃等温室气体与自由基的反应及光化学的各项机理研究。如研究了OH自由基与氟利昂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基础性问题。此外,瞬态物种的分析和监测(如对臭氧层化学反应中自由基的检测)为认识大气化学动态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
污染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氯及其化合物:《氯气和水的反应实验探究》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电热恒温干燥箱使用操作规程.doc VIP
 - 低内阻双NMOS管8205,8205S规格书.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财政局社保工作总结.pptx VIP
 - SYT 4110-2019 钢质管道聚乙烯内衬技术规范.docx VIP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设置申请表.pdf VIP
 - 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pptx VIP
 - TASFC-航空飞行营地星级划分与评定.pdf VIP
 - 【笔记】龙飞丨25百大图形推理精讲精练笔记.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