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真空封装异常分析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9真空封装异常分析资料.ppt

Rethinking—For Manufacturing 序号 Question Answer Corrective action 1 为什么生产一线员自检失效 2 一线员工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反馈异常 3 发现异常后为什么没有对变更点之前的产品做全检 4 新员工独立操作需要具备的时间/条件;培训方法:TWI 说出关键品控/操作控制要点/做出/按说去做,并且能写出 5 现有的巡检机制是否能检查到失效产品,巡检是否有依据,后续如何改善 6 做巡检 自检是否有据可依 是否有纪律约束/绩效考核 7 管理者是否能做到抽检/现场并且能提供管理者抽检记录? 8 横向/历史质量事故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程度 9 设备的稳定性谁负责改善 10 为什么没有培训,是否预留培训的机会和时间,没有为什么 11 为什么没有上岗证,是否有上岗考核流程/机制,没有为什么?何时能做到有并且执行?谁负责推动?是否有考核标准 12 新员工何时能独立上岗,谁允许并且判定能独立上岗? 13 新员工生产的产品是否有追溯并且有额外的抽检 14 班组长/师傅有对新员工做培训,培训到什么程度,是否有据可依及培训记录 15 班组是否做培训,班组长每日的工作负担有哪些,组织是否预留机会及时间给管理者做培训 16 班组长是否具备培训资质 17 针对处理封装不良已经制定的措施有哪些?是否得到逐一执行 18 发生异常后新增加了那些改善措施,如何验证 Code Department Question Answer 1 Quality 为什么没有安排品质跟线 2 是否有必要安排品质人员跟线 跟线人员工作输出是否有监督考核 3 品质检验体系是否健全 4 现有首检表是否有效 5 6 Facility 为什么没有安排设备人员跟线 7 是否有必要安排设备人员跟线 8 跟线人员工作输出是否有监督考核 9 为什么设备频繁不稳定 10 设备历史down 机原因是否总结,并且给出持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11 HR 现有的培训体系是否健全,执行到何种程度 12 management systems 13 process Rethinking Disposition处理意见 About suspect cells关于可疑电芯 Follow scrap Procedure 按照报废流程处理 Use for R D requirements用于测试需要 About punishment 责任区分 姓名 入职日期 岗位 责任描述 处罚意见 直接责任人 何青蓬 2014-4-2 op 发现异常没有及时反馈当班责任人,私自处理 延期转正1个月、调岗处理 直接责任人 王家明 2014-4-8 op 自检不到位 延期转正1个月 间接责任人 徐垚垚 2013-7-1 多能工 代班组长,参与生产,没有预留足够时间巡线,发现异常没有对异常时间段产品全检 结合平时工作敬业度,当月绩效降级为C、 直接组长 李锦 2012-6-19 生产组长 责任组长,当班请假,没有履行好培训职责 扣除当月全部绩效、书面警告一次 责任主管 匡毅 2009-3-2 生产主管 连带管理职责 没有被安排值班,不参与本次考评 责任经理 廖正贵 2011.8.17 生产经理 连带管理职责 高层决定 OPEN 相信我们都知道,出问题不能着眼于责任怎么找,要着眼原因怎么找,后续怎么预防. 有没有自检只是表象,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单纯从找责任上来说可以推脱说检验员没有巡检出来,这只是表象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为什么会产生封装不好,如果是设备不稳定造成的,设备的哪个参数、部件功能不稳定或者失效,这个产品特性参数的不稳定是设备的哪个部件老化或者异常造成的。换个封头或者封头做保养能做多少只电池,以后多长时间更换一次,保养一次,保养后的效果需要跟踪。封头变形是渐进的过程,在封装产生不良品之前就会有变形。 我们的产品肯定有表象,这个表象需要怎么表征出来,通过测试封装后的厚度能看出来还是其它,厚度变化,可以增加控制图跟踪。 产品的表征是什么,厚度?拉力?还是其它的,封头变形,首检为什么放行。 关键工序肯定有产品参数首检,首检做不出来,首检规范或者方法必然存在问题。 封装拉力如果没有问题,只能说明标准是有问题、以此诸多的疑问需要解决验证 没有设备的稳定性、没有定期的设备保养、并且保养到位、依靠生产自检品质巡检或者增加临时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 关键工位的设备长期存在设备不稳定,从我们的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检修单就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在制定检验标准和首检标准、巡检标准、完善培训方法、体系前提下,先要解决设备问题,类似于此的质量事故下次就会发生在其它工序,我们没有系统上、根本性解决问题 如何完善我们的管理机制、首检机制、培训机制、设备保养机制、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