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中图版资料.ppt
第1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知 识 整 合] 大气通过对 短波辐射和地面 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特别提醒】 大气增温指近地面大气的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误区警示】 “温室效应”与“大气保温作用”的区别 “温室效应”与“大气保温作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环节上不同。 温室效应包括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加热地面,地面辐射加热大气,大气产生的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等诸环节。 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大气截留地面长波辐射,把大部分热量保留在对流层里;二是大气再以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以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在夜晚,这种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昼夜温差变小。 [深 度 思 考] 1.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量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则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如图中A所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则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路程长,削弱量大,如图中B所示。 (2)天气:阴雨天气,云量越多,云层越厚,反射量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晴朗天气反之。 (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反之。 2.大气保温作用强弱的影响因素——水汽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 对流层大气中水汽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含量越大,对地面辐射吸收的程度越大,大气温度就越高,大气逆辐射就越强。因此天空中的云层和烟幕对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影响较大,如使用烟雾防霜冻即利用了此原理。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4.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题 组 递 进] 1.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 第(1)题,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 600和2 700之间,丙地小于2 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第(2)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大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高,大气逆辐射也越强。 答案 (1)C (2)B 2.(2013·北京文综,5)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 (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能力下降;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下降,会使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使地面吸收减少;出现雾霾,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在夜间增加。 答案 B 有关大气受热过程的常见误区 1.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并非太阳辐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ppt
- 【】护理操作吸痰课件.ppt
-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部分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ppt
- 【】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及助航灯光(55页,推荐)课件.ppt
- 【】氧化铝生产设备(固体输送机械第,,节板式输送机,气力输送装置)课件.ppt
- 【】氧化铝生产设备(湿法冶金及设备蒸发器)课件.ppt
- 【】汽车构造与原理(很好的)要点.ppt
- 【】液压泵模版 2资料.ppt
- 【】湖南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研讨会大纲及高三备考冲刺复习的几点建议资料.ppt
- 【】激光打印机工作原理及维修手册资料.ppt
- 【创新设计】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培养解题能力精讲系列专题八立体几何理苏教版课件.ppt
- 【创新设计】高中化学氮气和氮的氧化物大气污染新人教版必修课件.ppt
-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张PPT)资料.ppt
- 【创新设计简易通】(浙江专用)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研习失分防范专题地球运动规律资料.ppt
- 【化学】2.3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苏教版必修2)2资料.ppt
- 【化学】《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鲁科版必修)课件.ppt
- 【化学】《卤代烃》(人教版选修)课件.ppt
- 【化学】《盐类的水解》(苏教版选修)课件.ppt
- 【化学】专题2_第二单元_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苏教版必修2)课件.ppt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冲刺课程资料.ppt
文档评论(0)